第二天,吴王突袭长安,唐王朝一夜降服、北方易主的消息不翼而飞。
大江南北一片震怖。
那些自负眼光雪亮押注在李阀身上投机的大商人、大家族此时不由得全都傻了眼。
“这是假的吧!唐皇兵精将广,城池深垒,怎会被人杀到皇宫的?这倒也罢了,短短一个时辰不到,就被人一网成擒?”
长安城中一声咆哮响起……
武士貜站在府内中堂,望着底下前来汇报的家将,心里冰凉。
长安城中似他这样倾力资助李阀的大商人,还有很多,此时都到了重要时刻,做错了决定可是要老命的事情。
一个家族的崛起与延续,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是最好也是最差的时机,看准了就能保得百年富贵,看不准很可能顷刻之间身死族灭,不可不察。
“老爷,已经确定下来了,今日吴王早朝,已经改元易号,如今咱们江北也不例外,您听,门外大股军队正在进城,调换城防,听说唐皇,不对,忠顺候已迁家眷于城南,此时一片哀声……”
下人回禀道,面上还残留着惊恐之色。
他们都以为昨晚的喧闹只是闹了贼人,没想到竟是改朝换代。
简直让人措手不及。
武家主沉吟了一会,打了一个寒噤,连忙急声道:“快快查一下吴王的信息,看怎么才能投其所好?咱们也得多备资财奉上,求得庇护。”
“是……”
消息一出来,不但是长安城盘根错节的各大势力都很快行动,那些还在各地观风望势的大小世家,也全都改弦易张,同一时间向着长安城派出使者。
无论先前怎么想,如今大势已经分明,却不能再次站错了队。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位吴王殿下对百姓似乎还算宽和,对治下商人和家族,也不会无故针对,只要攀上一丁点关系,就能获是照顾。
…………………………
民间风云变幻,没有一点波澜的就接受了这个惊天消息,天策府此时气氛却是冷如寒冰。
长安陷落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飞快散布在二十万军马之中。
流言四起,兵无战心。
不但是底层军兵,就算是那些领兵大将,此时也是心乱如麻……几次骚乱,好悬才弹压下来。
任凭再是壮志豪情、铁血心肠,谁没有父母家小?谁没有亲朋故旧?
自己在前方打仗,后方被敌人端了老窝,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
“大家都有什么好办法,说说吧。”
李世民浑身冰凉的坐在主位,早没有了往日气宇飞扬雄姿英发的模样,说话有气无力。
堂下虽然人才济济,此时却是一片沉寂。
对于此时形势也没有了太好的法子。
“玄龄,你有何看法,不妨说说。”见无人说话,李世民不得不点名了。
他平日里最是信重手下两位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笑称为左膀右臂。
房玄龄擅长谋略布局,杜如晦擅长决断选择,这能很好的解决李世民所有难题。
想到两人的才华,李世民眼中又露出希冀的光芒,希望这一次仍然能问得妙计,以安天下。
“秦王,此次跟往常大不相同,吴王这一手可谓又狠又准,他直接在长安改元易号,宣示正统,想必很快就会有圣旨明发天下,到时候,秦王不接旨不行,接旨也不好,总是进退两难的事情……”
“克明,你来说吧!”
李世民听而不闻,心里十分恼怒,转问杜如晦。
房玄龄似乎说了很多,其实全是废话,他又怎么听不明白。
对方的意思是说如今大势已去,如果不听从长安旨意,就是陷害家人,立于不孝不义的境地,能不能战胜吴军还是未知,先一步就得损失惨重,这是劝自己放弃了吧。
一旦两军对圆,关中父老齐齐上阵劝降,那些军将如何面对?
太难办了。
就算李世民秦王府想要宣布另开新朝,割舍一切,也不能在自己嘴里说出来,否则岂不是要变成遗臭万年的不孝子孙。
这个错误,擅长谋略的房玄龄总是不肯犯的。
杜如晦平日里谋事斩钉截铁,此时也是期期艾艾,说不清楚,他苦着脸道:“殿下,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端的只看一个选择罢了……从天下万民来看,当然深盼秦王能解万民倒悬,破釜沉舟,从亲情孝道来看,势必不能如此,降了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