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的营帐,马匹,阵势看起来的确是十万,就连冲击时的防御阵地,也做成了十万的模样。
柴宗训反问到:“倘辽军真有十万之数,为何不发起冲击,反倒只在堤岸等候?”
“回皇上,”刘光义分析到:“因为冰面很滑,不适宜大股骑兵冲击,另辽军在幽州吃过我火炮的苦头,与其冲击不如摆好阵势以逸待劳。”
“有些道理,”柴宗训点头到:“不过你可曾留意过辽军炊烟?”
刘光义想了想:“回皇上,臣派人数过,的确是十万大军的灶数。”
柴宗训淡淡一笑:“朕问的是炊烟。”
刘光义有些懵,炊烟不就是灶数吗?
柴宗训解释到:“辽军主将知道兵力不足,不敢硬碰,所以做出十万大军的样子,想就此吓阻王师,可惜他什么都做得像,就忘了这白茫茫的一片,天上什么东西都无所遁形。”
“刘卿先前也曾随曹太尉率十万大军征南唐,十万大军生活做饭的炊烟,岂像辽军这般稀薄?”
刘光义这才想起,白茫茫一片中辽军炊烟缓缓上升的情形。
“辽将为迷惑朕,所以增开十倍军灶,但粮草辎重不易补充,十倍军灶只能做一万人的饭,朕岂能不知?”
打仗这种事,和带班流水线一样,也是熟能生巧的。
刘光义执礼到:“臣受教了。”
柴宗训笑到:“刘卿,方才你与老董一同冲锋打开缺口,谁斩的级数多一些?”
“回皇上,”刘光义说到:“臣只想着将辽军防线冲开,并未数过,想来应该过百了吧。”
柴宗训哈哈大笑:“看来你和老董这场比试,是少不了啦。”
刘光义说到:“臣随时候教,皇上,目下我军方胜,士气正盛,何不趁此继续南下,攻打正州?”
“不忙,”柴宗训说到:“暂且修整一下,派些人回去联络舰船,以烽火为号靠岸接回王师。随后转向西边,继续搜索乞乞长海的踪影。别忘了朕亲征的目的,是为杨延平报仇,攻打白山城,只为得到补给而已。”
大军得到暂时的补充,再也不用吃干粮,兵士们个个都充满欢喜。
柴宗训心中略有不安,一来因为上岸之后事情太过顺利,二来他隐约记得前世在某本书上看到过,雪地行军需要注意的事项。
但周师只是比在南方时穿得臃肿了些而已,并未做什么特殊准备。
前方正州不知有多少辽兵,此地不宜久留,柴宗训吩咐到:“命全军速速修整,备足干粮,往西行进后折往北方,一定要把乞乞长海找出来。”
刘光义刚准备出去传令,军营里忽地传来一声惨叫。
他急忙前去查看情况,只见几名兵士捂着脸在地上打滚痛呼:“眼睛,我的眼睛,啊…”
说到眼睛,他的眼睛近日也略有不适,只是暂且还能忍耐,所以便没有管。
眼下士卒眼睛出了问题,他急忙大叫:“军医,军医在何处?”
前锋刘廷匆匆跑过来:“大帅,辽军太过卑劣,竟在食物里下毒,目下很多将士眼睛被毒瞎,军医正在一一诊治。”
“胡说,”刘光义喝到:“辽军并不确定我军即时就会进攻,如何在食物下毒?”
刘廷说到:“那便是先前吃的野物有毒。”
“怎么可能?”刘光义说到:“所有野物都有向导亲自辨别过,皇上也说曾在典籍上见过,怎会有毒?”
连说连错,刘廷不敢再开口。刘光义喝到:“向导呢,叫向导来。”
向导慌慌张张进帐,跪下到:“大帅,不好了,大军触怒了萨满大神,大神降下了灾殃。”
“什么灾祸?”刘光义急忙问到:“你说清楚点。”
向导解释到:“传说渤海国这块土地上,是因为有萨满大神的庇佑,才能风调雨顺。倘入了渤海地界,对萨满大神不敬,大神必会降下诅咒。我在渤海国行走多年,年年都有人因不敬萨满而导致眼瞎,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大神会对王师降下诅咒。”
刘光义连忙问到:“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向导说到:“须找萨满巫师向大神请罪,还要设祭坛拜祭三日。”
“啊?”这下刘光义比向导还急,倘被正州城内的辽军知道王师中了萨满的灾殃,趁机出击的话,王师必全军覆没。
“愣着干什么,”刘光义喝到:“还不赶紧去城中寻萨满巫师。”
“是。”向导急忙转身出去。
柴宗训正在努力回忆东北的地形,方便大军行军,外面却乱哄哄的。他转头到:“老董,外面发生了何事?”
此时刘光义急匆匆进帐:“皇上,不好了,大军中了萨满大神的诅咒,很多将士眼睛都瞎了。”
萨满大神?
“胡说。”不待柴宗训开口,董遵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