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一带的大战最终落下了帷幕,云集起来的新军主力部队在解决了沐天波所率领的那股唯一能造成麻烦的强敌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像杨的对手。新军主力部队大概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战死以及三四百人的伤亡就将云南一带土司联军最后机动力量瓦解了。
在张海等人原的看法中:滇西、四川等地还会有连绵的恶战,整个明代,四川一带明朝与西南少民发生的大规模冲突可不止一次,不论怎么看:在新朝如今这种“就是要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蛮横政策之下,那些土司势力就算再畏惧新朝势大也会战斗到底。
而实际上,张海还是低估了大小金川之战外加新朝这数年时间以来在西南等地的文化与宣教影响。
西南等地催路拉朽一般的战事也给西南当地的很多人以巨大的震动。强龙难压地头蛇是西南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各族长久以来的认识。不论是蒙元还是其他的什么南下势力,都不会为了那贫瘠之地的“改土归流”负出不可接受的风险和代价。
不过倾巢而出的西军主力部队这只“强龙”太大了,相当于有战斗力的几百万大军可以分成单路数万人战力的队伍在整个西南南方的几乎每一个重要角落展开拉网式的扫荡。
按照传统王朝可能的能力:彻底的把西南以暴力手段完全汉化至少要持续数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顺利的话也要伤亡十数万人以上。可新军压倒性的战斗力使得仅以不到十万主力部队、三千新军主力部队和万余用于辅助的公安军所遭受的伤亡损失就彻底的扫平了从广西到贵州再到云南等地的各部土司势力。
四川境内的各少民土司势力不像云南等地那样封闭,尤其是这几百年来同汉地杂居不少的情况下。
各地的公安军县营在王光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独立第一旅和“成都青年学生军步兵旅”大概两个旅累计八个营战斗群的威慑之下就彻底攻破了十多个地方土司势力盘踞的州县。
除了三四处来不及逃跑不得不顽抗到地,还有两家不知死活的向滇地逃亡而被新军公安军部队所消灭之外,位于四川西部边界地带包括藏民在内的不少人也都不得不逃向高原了。在这大逃亡的路途之中抛尸荒野的人不计起数。
负责四川战事的王光在协同动员起来的四川各地公安军完成了对不少仅仅只剩下老弱的土司山寨的包围之后有很多事情拿不定注意,最终还是决定给张海所在的队伍写一份密级并不算太高的书信,谈谈自己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上的看法。
在王光看来:西南的各少数民族,除了极少数例子以外,绝大多数并不适合以当年北征的时候针对蒙满等民族的那种政策。明代以来,这些当地的土民虽然也曾经多此做乱,但与汉民并无宗教信仰上的对立,也没有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对立。千百年来的相互了解也更多。
只要坚持“迁徙富裕地带”“严禁聚居”,即不需在一村或一坊之内有三户人家以上的政策即可并坚持一定时间的严格管理。不要说那些信仰比较原始落后或者没有真正意义上宗教的民族。就是西边传来的一些组织性很强的一神教,在这种政策之下也被同化也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再配合上与此时汉人相同的教育政策那就更可以足够了。
至于让人“家破”“妻离”“子散”的政策,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做势必要再次展开针对整个西南少数民族的血腥政策,可能至少有百万人左右的人头会落地。这给新军主力部队带来的政治影响是很难说的。
王光的疑问很快得到了张海的回应。仔细回想起来,张海也觉得“家破““妻离”“子散“的形同强盗一般的政策只适合针对那些对新朝并不了解,也很难妥协的蛮夷。或者人口众多,同化起来也颇为困难的地方。张海并不希望在西南各地掀起一场像当年在辽东时的那样血雨腥风。
新朝在立朝初期所杀的内外敌人不说,清理的民众也有些不少了。张海得到过一些有关退伍士兵的报告,很多过去看起来温和而朴实的战士也在大规模的对内和对外的战事中转变了性格。这在张海看来,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因为这样的人就很难再被用于从事教育或行政等方面的重要工作。
最终,不仅仅是四川等地,就是云南贵州等地新军主力部队向各山寨残部所下达的“最后通牒“要求实际上比传闻下降了很多,对于一些比较”熟“与周边汉民在历史上没有冲突或冲突较少地方的当地民族仅仅要求”改俗“”改土归流“,而并不要求迁徙同化。
而对于一些被认为有不良记录的地方部族,则仅仅把过去““家破”“妻离”“子散”的霸道政策降低为可以保留原来家庭,但不允许直亲以外的聚居。
这样的政策当然也是边陲一些部族难以接受的,激烈的请教和追击战斗又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直到隆冬季节的时候,整个西各地的战事才最终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持续近三个月的作战行动中,新军主力部队战死一千二百余人,负伤三千余人,累计伤亡损失四千人左右;负责辅助的西南乃至两广一带的十余万公安军官兵战死四千余人,伤亡一万五千余人。整个作战行动花费军费白银五百余万两,地方安置费用三百余万两。大概三十万青壮为核心的西南各部武装最终战死或伤死,西南土司势力除了伤亡数十万以青壮为核心的正规或准正规武装力量以外,终究还是有十余万平民在激烈抵抗中遭到清理。不过这西南各族在强压下的抵抗终究没有新朝三年北征时所遇到的北方之敌那样暴烈。超过二百万人以上的各部土司民众还是被妥善的开始“分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