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inside-out战术是杰夫.范甘迪带给火箭队的,曾经执教过铁血尼克斯的范甘迪就喜欢用这种传统的战术,90年代的尼克斯就用这个战术制霸了东部一段时间,只不过当年尼克斯的inside-out战术的核心是“四大中锋”之一的帕特里克.尤因,而火箭队的核心是姚明。
这套inside-out战术也很契合火箭队现在的场上阵容,巴蒂尔、麦迪、海德三个外线球员都有稳定的三分球能力,而米尔萨普的中距离跳投这个赛季也已经开发了出来。
如果马刺队去包夹姚明,姚明就会分球给其他人,如果不包夹姚明的话,姚明就会把年迈的奥博托给生吞活剥。
波波维奇的性格还是比较固执的,虽然下半场开始的第一个球,海德就对马刺队的包夹防守进行了惩罚,但是这个固执的老头还是选择让自己的弟子们继续包夹姚明。
其实波波维奇作出这样的战术布置也有他自己的考虑,毕竟三分球的命中率没有篮下进攻的命中率高,从概率学上考虑,波波维奇的选择收益率相对比较高。
但是概率学的偶然性还是很高,第三节比赛,马刺队的队员们严格执行波波维奇的要求,对姚明展开了丧心病狂的包夹,而姚明也严格按照李瑞的战术布置,一有包夹就选择了传球。
但是在第三节比赛中,海德投中了两记空位三分球,麦迪、巴蒂尔也分别投中了一记三分球,而被马刺队重点漏防的米尔萨普则表现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四次无人防守的中距离跳投全部命中,让马刺队的包夹防守战术在第三节被最大化的惩罚。
火箭队也凭借着这一波的进攻浪潮,把领先优势扩大到了两位数。
火箭队球员出色的表现让波波维奇不得不放弃了对姚明的包夹,第四节比赛,邓肯再次去一对一防守姚明,防守姚明不力的奥博托在第四节被彻底的弃用。
但是有时候就是这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老谋深算的波波维奇考虑到了很多因素,偏偏漏算了一个因素:邓肯的体力问题。
在第三节马刺队对姚明的疯狂包夹中,邓肯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作为球队的防守轴心,邓肯不仅要协防火箭队的内线进攻,还要随时去补防火箭队的外线跳投,而火箭队连续空位命中,让邓肯在防守端疲于奔命。
而一向被人质疑体力问题的姚明倒是为第四节储备了足够的体力积蓄,第二节姚明就得到半节的休息时间,第三节马刺队对姚明的包夹更是让他节省不少的体力,他只要传传球就可以了。
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邓肯第四节比赛对于姚明的防守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姚明连续的单打得手。
当姚明再一次凭借自己的小勾手在邓肯头上拿分,而体力已经有些告急的邓肯露出了显而易见的疲态的时候,波波维奇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弟子再也不是那个风华正茂、可以飞天遁地的年轻人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