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更耸动的论文他们都见过不少。再加上投稿单位,竟然不是国家研究机构,而是一家外资企业下属的职工医院,大家对它的期待更是低无可低。
所以在看到这片论文时,编辑部大多数人都很镇定,甚至是不屑一顾。只有刚报道的吴嘉柳,一看到就把它当做宝贝,极力推荐,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还要求上会讨论。
吴嘉柳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也知道国内的现状,耐着性子说服道:“我看过他们提交的实验数据,专门和其他同类文章做了对比,首先确认并非是抄袭自其他文章。然后,对数据进行了数学分析,非常符合离散系数的判定,所以我觉得这篇论文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离散系数算什么,更复杂的造假我也见过。现在的造假手段越来越严密了,很多文章你光是从数据上看,怎么也看不出真假来。但是让他重复做一遍实验,却打死也做不出来!”有位编辑淡淡地说道。
“是啊是啊,上次也是,我收到的那份投稿……”
“别说离散系数了,上次我专门打电话给对方单位,再三询问数据的真实性,对方发誓赌咒绝对没有造假。后来他们单位的党委书记都出面了,给我们发来公函,以单位的名义证明论文的真实性。结果我们请中科院做重复试验,死也做不出来。最后中科院派人到他们单位,当面问他们是不是作假了,被逼无奈,他们才承认在数据上动了手脚。为了让外人看不出来,他们单位还组织了一个班子,特别研究怎么能骗过去……”
一说起论文造假,之前沉默不语的会议室内顿时热闹起来,所有的编辑都说着他们遇到过的各种造假现象,汇总起来完全是一场学术造假交流会,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是一肚子的怨气。
而言下之意,就是对吴嘉柳提交的这篇论文,不报任何期望。
“总编,我们至少可以去投稿单位看一看吧?”吴嘉柳也只能望向总编,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总编默默地摇了摇头。
求证也要投入,需要抽调专门的人员、需要到外地出差、有时候还需要动用昂贵的检验仪器,耗资不菲。
如果每一篇论文都去求证,杂志社一来没有那么多的人员,二来也没那么多的资金。
所以,一些一看就很假的论文,通常都是直接弃稿不用。
如果这篇论文的投稿单位,是国内科研单位,亦或是学术大拿,那么不管论文内容多么离奇,他们也会上门求证一下,还会邀请国内专家给出评定。
可这篇投稿毕竟是一家外资企业,还是其下属的一家职工医院投来的稿件,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CellResearch》没有那么充足的经费,可以花到这样的论文上!
吴嘉柳还不死心,会议室门打开,秘书探进头来:“宋总编,您的电话!”
“那就这样吧,文章先压一压。如果有更确切的消息,我们再发出去不迟!”
宋总编赶紧起身,借接电话的机会离开会议室。
得到他明确地答复,其他编辑都纷纷起身,还埋怨何必为这么个一看就有问题的稿件,浪费大家时间,对吴嘉柳的坚持很是不满。
众人三三两两,谈论着踏出会议室,回到自己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总编办公室门嘭一下推开。刚刚进去的总编,一脸严肃地走出来,目光扫视一圈,一下找到吴嘉柳,非常严峻地说道:“小吴!你跟我一起,马上到中华制造他们那个职工医院去一趟,查明投稿的真实性!”
所有人都愕然地抬起头,不知发生了什么,会让总编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