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最近的反应有什么看法?”
谢部长请来杜炜逸,看着手中的报纸,眉头紧皱地问道。
在他面前桌上,还堆着厚厚的报刊杂志,正上面的内容,基本全是国外反对进行克隆研究的报道。
杜炜逸瞟了一眼,就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很简单,普通人是因为不了解,通常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大家第一反应是拒绝。何况来自好莱坞多年的熏陶,西方的宗教传统,以及近期媒体上各种负面报道,更让他们感到惊恐和反感。
而政界人士,则是利用这个机会刷脸,表达他们站在大众一边的态度。
至于好莱坞,根本是借机蹭热度,表达一下他们的人文关怀。”
他不屑一顾地说道。
这些论点,其实都是白云天讲给他听的,他也觉得很有道理,就转述给了谢部长。
谢部长听得出神。
他是一名事务性官员,而非技术官员,刚看到全球的汹汹狂潮,实在是把他吓坏了,脑子里混乱一片。现在听杜炜逸具体分析,再仔细一想,觉得很有启发性。
“那么那些医药巨头,他们为什么反对?他们也是从事这项工作的,难道自己砸自己的饭碗?”他想了想,问道。
“谢部长没有听说过么?同行是冤家!”杜炜逸朗声笑道,“如果这项发现,是他们先搞出来的,那虽然也免不了有些杂音,可是绝不会这么大。事实上,我觉得这反而会成为他们骄傲的理由……就跟我们一样!”
他一针见血地说道。
谢部长深以为然。
和国外几乎异口同声的反对不同,国内虽然也是在电视、媒体上大肆宣传,可基本都就这项技术未来对人类医疗发展的巨大意义展开报道,负面消息被压到了最低。
而群众的反应,第一表现就是骄傲,为中国生物学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自豪。大家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脸上大都带着笑容,言谈中对中国科学家表示了极大的尊敬,甚至是崇敬之情。
其次才是考虑到它的用途。
广大的病患,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都欢欣鼓舞。特别是排队亟待心脏、肝脏、肾脏、视网膜等移植手术的病人,更是充满了期待。
医学界已经在讨论利用克隆技术,对糖尿病、侏儒症进行治疗的方法。
农科院也对采用克隆技术,人工培育出抗伏倒、抗干旱、抗病虫害的新型作物的可能,以及提取优良基因,加速培育良种的技术。
动物保护单位,也对利用克隆技术,拯救少量濒危物种表示了乐观,认为对大熊猫、白鱀豚、扬子鳄、东北虎等珍稀物种进行大批量培育,形成种群。
制药企业本身,也对这种技术表示了热烈欢迎。
他们认为,克隆技术对现有制药方式,是一个天翻地覆的革命性改变。
以前的胰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