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飞燕手里不缺钱,肯定一直在储粮。
这块自己打下来的地盘,谁愿意放手?
黎明时分,杨辰孤身一人上了路。
他这回把谢安琪和罗澜儿、黄蕊几个丫头全都留下来。
似乎,杨辰已经把凤凰山当家了。
然而,黄江之南,依然有他割舍不掉的人和情分。
至少,东山那处灵泉洞天,他就得时不时回去看一看。
上次在太原炼丹,邱家拿出不少珍藏的年份药材。
其实,杨辰还凑够了两份极品补元丹的辅药。
黎子木没事儿就在太行山里转悠,还真让他弄到一些沉香木炭。
于是,杨辰打算把那八百多年的地灵菇和蓝凌草用了。
没有催熟之法,他可没有耐心再等上百多年。
带着三匹宝马良驹日夜赶路。
杨辰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到达绛州城。
这里是第七军的驻地。
去太原陆军军官学堂培训的各级军将陆续回归。
混编后的第七军操练日益成熟,无论是队列还是各单位战术,都已经跟老部队相差无几了。
军长邱若枫陪着杨辰视察了一圈,拍着胸膛保证道。
“长史大人,战马和具甲已经到位。”
“下个月,我部出动六万精锐,绝不会拉稀摆带。”
杨辰颔首道。
“还不错!”
“你部原本就有骑射训练,兄弟们适应很快。”
“确实可以拉上战场了。”
“不过,仅仅留下第二十七师,和你妹妹的第二十五师。”
“江防是不是单薄了些?”
邱若枫自信地道。
“放心吧大人!”
“虽说具甲都紧着骑兵装备了。”
“可一个月后,留守部队至少人人都有步人甲在身,复合弩等武器也不缺。”
“王府军要是敢渡江挑事。”
“他们得准备三五倍的兵力再说。”
“十几万大军调动,突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太原到绛州的水泥大道也贯通了,第四军的骑兵只要大半天就能赶到。”
这倒是!
杨辰不觉得司马锐敢随意挑衅。
邱家军已经整编入明军了。
虽说并没有公开,好歹明面上人家也曾有二十几万人马。
王府军要打着过江剿匪的幌子,得派多少人来?
马毅刚的第四军足有八万人,水、陆皆可来援。
如此众多的铁甲步骑,可不是盘踞洛阳城的叛军可比的。
入冬前,整个河东就光复了。
寇确和秦丽婉配合无间,分田分地大搞水利建设。
这时代的河东,本就是中原屈指可数的产粮区。
超过三千万亩良田,一分不少的都种上了麦子。
哪怕小麦的平均亩产,还不到一担。
总数加起来,也很喜人。
杨辰这一路走来,望着绿油油,长势良好的青苗,他心里都乐开了花。
河东,也就是山西,历朝历代都堪称王霸之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要经营好了,明军就再也不需要为粮食发愁。
因此,守住基本盘是必须的!
“若枫兄,一切,还得小心些。”
“趁着这个月还有时间。”
“你部联合第五军,多组织几次攻防演练。”
“让上上下下都熟悉熟悉。”
“防患于未然嘛!”
邱若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