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韩中富、唐闻天,冯治世等人心向往之的缘故。
“明王,三五年后,咱们这八十万大晋官兵,还有没有从军的希望?”
杨辰呵呵一笑。
“到时候,只怕你们都不愿意从军了。”
啥?
唐闻天和韩中富面面相觑,难以理解。
不从军,那些大工程总有干完的一天,难道就此退役?
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这份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吧?
杨辰递过去一张报纸。
“看看,这图画,这条新闻。”
“十天前,我邯郸到凤凰山的三十公里试运行铁路,已经圆满通车。”
“简单的说吧!”
“这玩意的车头足足拥有三千马力,牵引三四十个车厢,拉着一千多吨的货物,或者几千人,能跑出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来。”
韩中富接过那份报纸一目十行的看起来,大惊失色。
“老天爷,这……这得浪费多少钢铁?”
“王爷,就三十公里的铁路,加两挂火车,就耗银五十万两?”
“这谁修的起?”
唐闻天凑过去看了看,却有不同看法。
“老韩,你这扣扣毛病又犯了。”
“关键是速度啊!每小时八十公里,从邯郸到伊犁,也不过三千多公里吧?”
“如果修一条铁路,岂不是火车跑一趟,只要两三天?”
韩中富一瞪眼。
“那得超过五千万银元!”
杨辰笑道。
“老韩,一条铁路初期投入确实大的吓人,但它可以用几十上百年哦!”
“原本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把邯郸商品送到伊犁之外的榷场,一年得多少马车,人力?”
“但有了铁路,两三趟货运火车,算上装货、卸货几天时间就够了。”
“还有回程可以拉上牲畜牛马,不一样节省成本和饲料?”
“本王敢保证,这条贯通丝绸之路的铁路,要不了十年,就能收回成本。”
“最关键的,它可以快速运兵啊!”
好吧!
最后才是关键。
真要是葱岭之外打起来,守军只需要坚持两三天。
全国各地的兵马都能通过铁路赶过去,量大管饱!
韩中富动心了。
西去的铁路,人流量太少了。
但中原不一样了,商旅,客运都能大大的赚钱。
没准儿,有些繁华路段,几年就能回本。
“王爷,钢铁能供应得上?”
“要是全国大建铁路,老唐他们建设兵团,倒是一辈子都不用退役了。”
“以后,维护也需要人嘛!”
杨辰自信地点点头。
“我们在蓟州、辽阳府都发现了储量庞大的中上品铁矿,几百年都挖不完的那种。”
“本王已经责成民政部在三年内,于蓟州,辽阳、徐州,建康成立四个年产五万吨的钢铁厂。”
“另外,军政部还会在邯郸,天津和营州搞三个特种钢铁厂,闲时也能生产钢轨的。”
他没说军属钢铁厂的产能,一期二期三期下去,肯定不低于民用钢铁厂。
“所以,咱们明帝国的大建设,恐怕得持续好几十年呢!”
“你们呐,有的是功夫忙活。”
“早点修炼到武皇境以上,多活些年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