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的倒退。
好在这只是一段时间的!
随着南洋一战功成,大明的战备状态,也慢慢结束。许多商品物资,也渐渐供应国内市场。什么布票、鞋票,都已不同程度的废除。
不过和粮食有关的商票,依然在通行!
毕竟粮食是要种的,需要的不仅是人力,还有时间。所以短时间内,粮食缺口,没那么容易补齐。
为此,大明,还制定了加强版的‘大粮仓’计划。
这是在之前‘东部大开发’的发展规划上,更细致的延伸。只不过侧重点,集中在种植业与畜牧业。像光复直辖市、南方省、新华省三个地方,就属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轮种地区。
而‘大粮仓’计划,则要求这些省份的土地种植面积,在9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则最少提高两倍。牛羊的存栏量,也要比去年,增加一到两倍。
毕竟肉食紧缺,不利于大明百姓身体素质的提高。到时候一个个面黄肌瘦的,都影响到了征兵的水准。
只是这计划,对人口的需求,就大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这三个省份,就成了移民重点。很多清国来的汉人,就被优先安置过来。
另外,结合南洋海岛的气候优势,爪哇岛、帝汶岛也被纳入进来。只是爪哇岛属于南洋海外领,帝汶岛则是单独的行政省。在体制上,可能影响到‘大粮仓’计划。
因此大明领导层经过讨论决定,将爪哇岛,从南洋海外领分离出来。并随即成立爪哇省,府治为巴达维亚。不过出于汉化考虑,大明将‘巴达维亚’的名字改为‘椰城’。
本来在几百年以前,巴达维亚就已经是输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称呼上则是巽他格拉巴(SundaKelapa),意思是“椰林密布之地”,或“椰子林的世界”。
1527年,穆·斯·林首领领导印尼人民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的舰队,收复了巽达加拉巴,把这里改名为雅加尔达,意思是“胜利之城”,“光荣的堡垒”,雅加达的名称就由此演变而来。
如今大明取其汉译,也是明确大明对爪哇的统治权。
其实若单轮气候,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等地,也都符合‘大粮仓’计划。但是再算上安全形势、地理位置、移民条件等因素,只有爪哇省和安西省符合。
一来是这两个地方,发展大体平稳。二来是居于大明疆域内部,安全形势有利。三来是土地开发的历史较早,适合耕种。
这就使得爪哇省与安西省,迎来了发展的高·潮。
而原来南洋海外领的中心城市,则正式转移到新山。由于在明英之战爆发前,南峰就带着南洋海外领的上层行政人员,转移到了新山。所以此番划走爪哇岛,对南洋海外领的影响不大。
如今除了一些不算重要的行政部门,还在转移外。其它的,早就在新山,开始办公。并且得益于婆罗洲、菲律宾的纳入,南洋海外领的地盘,不增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