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在于此次大战事关国运。
感动是在于萧天阳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
特别是第六,第七,第八集团军的统帅。
本来他们以为自己是新人,定当会被要求固守一方。
可没想到,萧天阳却会让他们的集团军充当主力,担任中路军。
乃至就是白起和吴起在该次战役上,也是相当于给他们打辅助。
萧天阳毫无疑问是在培养他们。
一方面,是为了打响他们的名声。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让任何统帅的功劳力压群芳。
而在场又是精明能干之人,他们自然也明白萧天阳的用意在哪。
不过,他们倒是无所谓。
即便是岳飞对此都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萧天阳已经赋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与支持,那所谓的制衡也就是做给别人看而已。
况且,八个统帅功能都差不多,不是更让人安心吗?
外人皆挑不出毛病,他们自己也不会因为担心而出错。
以前的萧天阳就已经足够为他们摆平庙堂阻力,而如今更是超越以往。
其中虽是因为萧天阳的性格,自身实力强大,战功显著,不怕背叛。
可古今以往,又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君王能像他一样放手?
统帅在后方没有后顾之忧,那在前线自然就可以放手一搏。
萧天阳已经给予了他们最大支持与伸展空间。
倘若在此环境之下,他们无法给予萧天阳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他们八人便也是罪人。
战略决定,会议结束,萧天阳的命令也通过圣旨传遍庙堂。
当然,此刻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跳出来反对对神界用重兵。
其一,半年前,萧天阳就已经决定对神界重拳出击。
不过,当时上需要做好准备,因此也就没有即刻动手。
以萧天阳的心性,能把决定国运之战役延后半年,那已经是足够容忍。
其二,天武皇朝的发展已经进入轨道,无需再闭门锁车。
各种战备,物资,人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无需再担心后方有恙。
而后方安定自然就得对外围的隐患动手,否则留着他们等着过年吗?
退一步来讲,李斯执掌吏部,半年时间已经裁撤掉了大量不合格的官员。
再加上第二道求贤令招来了隋末唐初的良臣,职位上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空缺。
比方说,唐朝的两位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
又或者是谏臣魏征,长孙无忌等人也是难得的人才。
萧天阳为此事,更是准备与萧何商量设立左右丞相。
按常理,右丞相总理政务,左丞相执掌军权。
可萧天阳却要在丞相之下设立左右丞相,且管理的领域也不涉军权。
不过如今是用兵之时,萧天阳不准备立即动手整改。
况且,左右丞相又不是要分薄丞相的职权,而是为了让工作分摊到更多人身上。
萧何好歹也是丞相。
萧天阳总不能让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总是关在丞相府里面办公。
况且,萧天阳有大多数的战书都需要通过王绾转达给六部官员,然后再由他们执行。
而他的行为也是实属无奈。
其中原因不是他要制衡丞相府,主要是萧何真是有点忙不过来。
不要忘记如今地盘越大,要管的事情就越多。
萧天阳能专挑重要的政务处理,可萧何需要负责的东西实在太多。
如果不找几个实力与之相当的人分摊解压力,那再过几年,萧何大概就得两鬓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