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陈青云自己也没想到,预料中的难题,竟然轻易地通过了。
当马真解释完改革改革的实施细则,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谁也没有说话,虽然实施细则的讨论稿已经发到每个班子成员手中,但要他们表态,却生怕说错一句话。
于春辉、于来、何杏花等人铁定会与陈青云同进退,那怕仕途就此止步,也不会与陈青云唱反调。正因为如此,这几人干脆静观其变。
他们很清楚,这个议题,注定是一场龙争虎斗。
骆宇是黄轩的舅妈,她早就将实施细则的讨论稿与公公方正泰讨论过,方正泰的意思,同样是静观其变。
在常委会之前,周川曾经找过骆宇。周川的意思很明白,在大文化战略方面,周川不会过分阻拦,但机构改革的实施细眉,周川希望骆宇能够阻止陈青云的一意孤行。
没错,在周川看来,陈青云确实是在一意孤行。
拿到讨论稿的第一时间,周川就向陈青云表达过自己的意见:实施大部委制,是改革的大趋势,五年的时间完成有点仓促,还有希望做到。如果在s省率先实施四级政府机制,步子迈得太大了。
当时,陈青云非常平静地拒绝了周川的善意,铁了心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吃螃蟹你自己吃,为何拉着我们一块吃。
因为陈青云态度坚决,周川不知道陈青云是否得到王立华的授意,为此,周川避开贺定,直接找到贺瑞,却没料到,贺瑞对此根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周川本想坚决阻止陈青云的疯狂举动,可临到头,周川犹豫了:该反对还是赞成?
至于李由、夏会元、省军区司令员等人,看到陈青云与周川都是一副莫测高深的神情,更是没有底气提出反对意见。
只有黄鼎玉,这时他才知晓,陈青云拉他到茶里县考虑,用意就在今天的常委会。
实施大部委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决策,就是政社彻底分离。也就是说,要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华夏的事业编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怪胎。因为事业编制不属于公务员法管辖,却参照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及管理模式;用人单位应该与在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却因为参照执行公务员管理,哪个事业单位都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华夏的事业编制是游走于公务员法与劳动合同法之间的用人机制,两种法律都没有管、没法管的怪胎。
全面取消事业编制,无疑是大部委制改革的核心之一。而现有的事业编制,大量存在于教育与卫生系统。通过对泉湖市的调研,黄鼎玉看到了取消事业编制的可行性。
如果没有红杉与茶里之行,出于对教师队伍与医务人员的保护,黄鼎玉肯定会反对这个方案。
既然陈青云做到了这一步,黄鼎玉决定帮陈青云一把。他的帮助方式,同样是保持沉默。
在座的班子成员中,唯有张扬与大家的心思完全不同。以他的思想基础,认定陈青云的改革注定要失败。与其现在反对,不如日后再看陈青云的火光。因此,张扬同样抱定静观其变的宗旨。
其他人都可以不发表意见,但有一人不得不说话。看到周川、张扬等人都不支声,赵云清了清嗓子,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