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明白我军具体布置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我们唬住,从而发兵回援大安口和罗文峪,保住通往塞外的退路。如此,遵化之围自然可解!”
赵率教沉默了许久,又道,“秦千户所言,不过是个中可能。若是建奴不回援,而选择攻下遵化,继续西进呢?”
事实上,秦书淮对皇太极回援大安口、罗文峪抱有极大的信心。因为后金在入关初期确实比较谨慎,并没有太过轻视明军,毕竟宁锦之败犹在眼前。这点从很多史料上可以反应。比如代善和莽古尔泰就担心入塞后敌众我寡,被明军斩断后路而围歼,所以数次劝说皇太极退兵,再比如皇太极率两万大军外加两万厮卒仍不敢攻遵化城,因此在这种心理下,突然听闻出塞后路被截断,再联想起自己入塞后一路所向披靡,是个正常人都会怀疑明军是否设了圈套。
更重要的是,即便皇太极不担心、不回援,代善和莽古尔泰两大贝勒也势必会劝说他回援。这两人在初期是一直反对入塞的,只是历史上的明军实在太没用,两人最后才逐渐打消了疑虑,不再提反对之事。
退一万步讲,就算皇太极最终不回援,或者只回援了部分人马,一部分仍然进攻遵化城,秦书淮的目的也达到了。
救下赵率教和这四千精兵,就是他的唯一的目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把赵率教忽悠到罗文峪去。只要能吃掉罗文峪那边的千把后金兵,有这层战功在,再加上自己和极赏识赵率教的孙承宗一起在崇祯面前帮他说好话,赵率教必然不会死。
赵率教不发一言,表情凝重地沉思起来。
这时,孟威也说道,“赵将军,秦千户所言句句在理。那黄台吉的大军和阿济格的大军是我们亲眼所见,将军切勿再中了建奴的圈套,徒送了四千将士的性命啊!”
孟虎和李敬亭在一旁也连声附和。
赵率教听到“四千将士的性命”几个字,眼皮子猛地一抬。这些将士很多都是他当年在前屯卫一个个收拢过来的,哪个不是跟着自己豁出命去的兄弟?这些兄弟别说自己能将他们的名字倒背如流,就是他们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老婆孩子叫什么都能略知一二。
自己能从只有三十几个家丁的戴罪之人,坐到如今的平辽将军、左都督,不都是这些兄弟用鲜血给自己换来的?
违抗军令,擅自变道,就算死也只死自己一个。而前往遵化,则可能会死尽所有弟兄,孰轻孰重?
他的眼神渐渐坚定,背也挺得更直了,显然已有了决断。
不过发话之前,他先看了眼李德成,然后问道,“李监军意下如何?”
他无赖圆滑的一面又展现了出来。李德成是监军,自己擅自更改军令,若是获得李德成的同意,那罪过可就轻了一等了。
李德成又如何不知道他的用意?自己是监军,若是同意他更改军令,朝廷只要怪罪下来,自己死罪难逃。
秦书淮有些担心李德成不同意。
李德成果然冷冷地说道,“赵将军这是要拿咱家当挡箭的大盾使呢。”
秦书淮正欲发话,却又听李德成凄切地一笑,笑中有无奈,更有认命。
“呵呵,咱家伺候了皇上一辈子,早把一切都给皇上了。若是能为皇上保住这四千精兵,咱家就是再把头颅献给皇上又何妨?”
秦书淮一怔。
赵率教亦一怔。
“赵将军,命大军启程吧。军令是咱家让改的,是咱家监军不力,大概齐就是这么个情况了,呵呵,哈哈哈哈哈……”
秦书淮冲李德成重重一拜,道,“李公公大义!”
赵率教昂首挺胸,用尽浑身力气嘶喊道,“全军听令,向罗文峪!进攻!”
预告:最近一天一更,攒稿,下周一天三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