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教育是在原始社会诞生的,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
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就是一种证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这就出现了学校。
文字记载显示,约在公元前十七世纪以前的夏代已经出现了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
大体说来,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是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供大贵族子弟就读。
乡学是各地设立的地方学校,供普通贵族子弟就读。按照学习的程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
小学是启蒙教育,除了识文断字以外,还要学习礼节仪式、音乐舞蹈、骑马射箭、书写计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大学则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以便日后参与国家治理。
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控制,培养贵族子弟,一般庶民和奴隶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官学。
随着周王朝的统治逐渐衰微,各地的诸侯国逐渐强大,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制度也随之变化。
国家对官学的控制力逐渐丧失,许多典籍开始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这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士。
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一条路径,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孔子就是这种私学的创建者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颍川书院和燕赵书院,也是私学,前者有族学发展起来的,后者直接面对整个社会。毕竟赵家想参与权力游戏,文化人的培养必不可少。
像赵云现在除了在鸿都门学带了一部分学子外,因为燕赵书院去年才刚刚开学,目前真还提供不了人才上岗,除非是先生们。
但是每一个博士,又是书院的火种,到交州来得不偿失,还不如等到第一批学子学成,再择一批优秀的上任,毕竟天下的目光都盯着这里。
太学原本指周代设立在天子都城的学校,也称辟雍。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取名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授,置博士弟子五十。
历经发展,到王莽掌政时期,太学弟子已多达一万余人,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中期,设立在雒阳的太学,就读学生竟多达三万人,现在也就这个规模。
西汉景帝时文翁在蜀郡设学宫,汉武帝对文翁设学宫甚为赞许,诏令天下郡国皆设学宫。
从此以后,有些郡开设学宫,至汉平帝元年始建立了地方学制度。
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由此而来。
东汉初期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局面,现在世家实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