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积年的老嬷嬷服侍,这个嬷嬷姓陈,年少时陪裴太后嫁进宫来的,一生未嫁,就留在了裴太后身边服侍,乃裴太后的头号心腹。
裴太后望着李镜秀美沉静的脸庞道,“你自幼在哀家这里长大,哀家早就看你好,想要你做孙媳妇。以前还想着,无此缘分,如今看来,咱们就是有这段祖孙缘哪。”
李镜道,“真是再想不到的。”
“人能想到的,便不是天意了。”裴太后没再说什么祖孙之类的话,她道,“柳妃之事,已然如此。当年的情形,你们小辈人如何能知道。先帝有十位皇子,嫡出的太子,心爱的晋王,还有那许多在先太子与晋王之间或是依附或是徘徊之人。哀家与皇帝,皆不得先帝青眼。先帝啊,喜欢斯文人,喜欢能诗擅赋之人,皇帝没这种诗赋的天分,于皇子间自是讨不得先帝的好。可这治理江山,难道要的是诗词歌赋?一番北巡,便葬送了大半江山。柳妃,是皇家对不住她。她嫁给皇帝四年未能生育,哀家才为皇帝选的侧室。阿平的确出身高贵,这里头,出有哀家的私心,当时,裴家没落,先帝偏爱先太子与晋王,如果皇帝没有为帝的才干,哀家情愿他安安稳稳的做一地藩王。可哀家的儿子,才干远胜先太子与晋王,更远胜先帝!哀家也是做母亲的人,便为他纳了阿平为侧室。可其实,你们没有经过先帝的年头,先帝在位之时,喜爱文官远胜武官。平家虽是国公府,阿平愿意居于侧室之位,便是因当时文官地位远胜武官之故。谁也没料到会有陕甘之乱,因为先帝在陕甘陨身,京城大乱。当时,先帝北巡,如何挑选随驾皇子呢?先做《北巡赋》,谁做得好,便带谁一道北巡,皇帝因为赋做得不好,便未能一道北巡。与皇帝一样被留下来的,除了寿王,还有六皇子,而六皇子当时娶妻,便是平郡王嫡亲的一个侄女。当时,为了帝位,也为了情势,委屈了柳妃。”
“我不想说什么不得已的话,对不住就是对不住,当初,我与皇帝都未料到的便是,柳妃离开庙中时竟然有了身孕。”裴太后轻声一叹,继续先时的话,“后来,皇帝登基,一直忙于朝政。以前,也有人提过为柳妃追封的事,只是,恭侯府得了爵位,亲自上书,说柳妃既已过身,不必再打扰她的安眠。追封之事,不了了之。如今,凤仪身世大白,原该给柳妃一个公正的追封。可现在,凤仪的出身,现在的态势,柳妃一旦追封元后,清流便要问个究竟!清流一乱,宗室必然落井下石,宗室改制,刚刚开始,这个时候,朝廷不能乱。何况,凤仪在民间长大,他虽则来朝后结识了几家不错的朋友,清流中亦有一些名声,但,这样的交情与名声,不足以撑起他元嫡皇子的实力。如果没有这种实力,元嫡皇子的名头,于他,于你们一家,现在都不是好事。你们选择选去南夷,南夷之地,固然艰难,但要知道,这是一处进退得宜之所。这也是,最适合凤仪的地方了。”
裴太后道,“凤仪那孩子,不与常人同。他虽在民间长大,但,他的血统,他的天分,他的手段,在皇家亦为一流子弟。以前我就说你眼光一流,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李镜只得谦道,“当时,因缘际合,其实,若早知相公的身世,我断不会嫁他的。”
裴太后微微一笑,“如先帝那样的人,因他拥有这世间最大的权势,为家族为利益,我皆要苦苦谋得一个妃位,更有无数女子趋之若鹜。凤仪身世复杂,可他在男女之事上,非但比先帝强,就是比皇帝,亦要好上一些的。阿镜,你非但有眼光,也很有福分。”
裴太后并未有半分啰嗦,与李镜说了些柳妃当年之事,便命陈嬷嬷取来一个红木匣子给了李镜,裴太后道,“你们就要远去南夷,之后,必有赏赐。可那些个东西,放着好看,也体面,但,一不能换钱,二不能实用,无非就是摆着瞧瞧罢了。这是二十万两银子,是我的私房,已令人换了银票,你拿着,介时到了南夷,多的是用钱的地方,就不要与我外道了。”
李镜便起身谢过裴太后,裴太后道,“这就去吧。”
李镜行礼告退。
直待李镜远去,裴太后方若有似无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