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之所以拒绝斯大林的提议,那是有原因的,虽然李晓峰成功的解决了莫斯科反对派的问题,但是这么搞多少有一点上不得台面,用一次就已经够那啥的了。再多用几次完全有可能彻底的激怒布哈林。
列宁并不打算激怒布哈林,因为哪怕布哈林在对德问题上的立场跟他完全不一致,一直在跟他唱反调,但是,这毕竟还只是党内的分歧,就算很有些不愉快,布哈林也没有打算分裂党,甚至还拒绝了社会革命党左派要求联合起来推翻列宁重组新的联合政府的决议。从本质上说布哈林的行动还算是克制,也算是尽可能的顾全大局。
而如果按照斯大林的意思,学着某仙人的搞法,将党内的反对派们统统送去脱产学习,这绝对会激化矛盾,让布哈林做出最坏的选择。
列宁并不打算逼着布哈林狗急跳墙,虽然大体上已经谈妥了条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和平就会马上降临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他清楚的认识到,协约国集团是不可能轻易的让俄国从世界大战的泥团里脱身的。当协约正式生效的那一天,很有可能就是俄国内战爆发的那一天。
列宁的这种判断是有事实根据的,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不管是协约国集团还是同盟国集团,都不约而同的做好了干涉俄国革命的准备。
1917年11月,协约.代表同俄国西南方面军和罗马尼亚方面军指挥部的军代表在雅西开会,制定了使用驻比萨拉比亚的罗马尼亚军队、捷克斯洛伐克军以及乌克兰中央拉达的军队在南方作战的计划。
11月27日英、法、意三国政府首脑会议,作出了支援南高加索民族主义份子的决定。12月22日,在巴黎召开的协约国代表会议决定同乌克兰、哥萨克各州、西伯利亚、高加索和芬兰等地的反革命政府保持联系,12月23日英法两国就各自军队将来在俄国领土上作战的地区问题签定了协定。协约国在策划武装干涉时,不仅打算把俄国革命镇压下去,而且还要肢解俄国,将俄国变为殖民地。
这还是协约国集团。实际上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一样也不是什么好鸟,德国人一面跟苏维埃政权进行和平谈判,另一面也积极的从事着干涉活动,在临近战线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他们的猛烈进攻直接摧毁了三国在十月革命之后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扶植起了新的资产阶级傀儡政权。而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人更是借中央拉达的手。煽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立。
总而言之,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的所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一个不留神,原本的沙俄帝国就会全面崩溃,俄国将被列强肢解成为几十个互相敌视的小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团结党内的一切力量。如果布尔什维克本身都分裂了,那么还谈什么保卫十月革命的果实?
不过斯大林对此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列宁同志,保持党的统一和团结固然很重要,但是以布哈林同志为首的反对派始终在反对中央的既定政策,一直在给我们制造麻烦。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他们转变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留在党内,也无法跟我们形成合力。反而始终在拖后腿……”
顿了顿,斯大林很严肃地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团结和包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我认为……”
列宁打断了他,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知道反对派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是你必须要看到,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他们迟早都会醒悟,我们应当更有耐心一些!”
这真是列宁的真实想法吗?应该说不完全是,他不愿意跟布哈林集团彻底决裂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托洛茨基。虽然之前老托及时的转变的态度,避免了一场大危机。但是,那是毕竟被迫的,从本质上说老托还是更想不战不和的。
所以一旦列宁对布哈林集团采取激烈的措施,很难保证托洛茨基不会再次改变态度。你得看到布哈林集团的势力。有很大一部分跟托洛茨基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列宁对这批人不管不顾的一刀切,将他们清除出党,那托洛茨基绝对接受不了。因为这极大的削弱了他的势力。
列宁必须照顾托洛茨基的情绪,老托虽然可以对德国人妥协,但是他绝不会接受自己沦为党内的二流势力。到时候,他突然翻脸了,那布尔什维克就真正的分裂了。
所以,从大局出发,列宁只能选择忍耐,而且前面他已经在莫斯科占了便宜,打乱了布哈林的节奏,不客气的说,布哈林所希望的连锁反应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当然要见好就收,继续施压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在当前,列宁觉得有更重要的工作,虽然对德谈判工作的告一段落,必须要积极的开始准备迎接可能即将爆发的内战和帝国主义集团的干涉了。
“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备战工作中去,”列宁异常严肃的说道,“有情报显示,我们的敌人,资产阶级的反革命份子已经同协约国集团勾结起来了,他们正在积极的准备扼杀革命!”
说到这里,列宁重重的一挥胳膊:“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军事准备工作,当务之急就是成立一支真正听党指挥的军队!”
列宁的建议获得了政治局的一直赞同,哪怕是不完全同意对德妥协的捷尔任斯基和远在布列斯特处理谈判的最后细节问题的托洛茨基,都高度赞扬了列宁的远见。
2月1日(历史上是2月22日),人民委员会公布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紧急法令。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另外还成立了以斯维尔德洛夫为首的革命防务委员会,以动员力量保卫革命。
2月3日这一天是劳动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日子。彼得格勒数万名工人参加修筑工事,莫斯科和其它城市的劳动人民也都以彼得格勒人为榜样行动起来。为了纪念这些历史.件,2月3日被定为苏军建军节(历史上是2月23日)。每年都举行庆祝。
红军的成立当然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对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来说,肯定是利好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红军的成立也立刻引起了协约国集团的注意,对他们来说,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布尔什维克巩固自己的政权,更不可能坐视红军的壮大。必然会很快的采取行动了。
2月中旬,就在俄德在布列斯特即将达成一致,准备签订和平条约的时候,在伦敦,召开了协约国集团总理和外长联席会议,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建议:“我们不能坐视俄国退出战争。更不能坐视.在这个国家肆意的蔓延,盟国应当采取统一的措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帮助俄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认为,是时候在俄国开展军事行动了!”
贝尔福所主张的军事行动,其实在稍早些时候,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干涉俄国革命的特别会议上就达成了共识,这些行动应该是三管齐下:
首先。由协约国集团联合起来直接出兵,在俄国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切断俄国对外贸易的窗口,从经济上困死苏维埃政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