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救电报从苏伊士城发往塞得港,再经地中海海底电缆传达到伦敦唐宁街。
首相罗斯得知中华帝国出兵苏伊士运河,也是大吃一惊。
在这种危急关头,整个欧洲战场上英法正准备同德意志帝国一绝死战,偏偏中华帝国出兵了,这是几个意思?
罗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华帝国准备帮助德意志帝国,一举摧毁英法联军。
但很快,又觉得不合常理。
因为此前中华帝国一直没有出兵欧洲的动向,原因是德意奥认为他们自己就可以打败英法俄,不想让中华帝国瓜分欧洲利益。
张伯伦的一句话,让罗斯恍然大悟。
“中华帝国是来抢夺胜利果实的!”
“该死的,他们就那么确信我们一定会战败吗?”
罗斯表示不服,可是在这个时候,如何抽兵力前去地中海支援苏伊士运河?
要知道现在欧洲战场上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德军犹如蝗虫过境,势不可挡。
大英帝国已经征召了一百万军队开赴法兰西战场,对于大英帝国的人口而言,这已经是极限了,在无能为力抽调更多的兵力去增援苏伊士运河了。
当然,还可以从印度调兵,因为印度有着仅次于中华帝国的人口数量优势。
虽然印度本土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数量一度从34亿下降到35亿,不过随着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冷战,长达十年的和平时期,又令印度人口恢复到了9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猛增加当中。
经过四次印度内战,大英帝国已经彻底消灭了那些倾向于中华帝国的印度游击队,彻底控制了整个印度,能够强征超过一千万印度兵参战。
可问题是大英帝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了,跟中华帝国长时间的大规矩军备竞赛,大英帝国的经济和工业已经到了被拖垮的边缘了,大英帝国的工业产值,连满足英军的基本需求都非常紧张,更别说去武装印度兵了。
目前在印度,被英军武装了三百万印度军队,用的都是英军淘汰下来的老式步枪,老式火炮和老式重机枪。
大英帝国并不敢武装更多的印度军队,担心无法掌控,造成内乱。
但这三百万印度军队,大部分被集中在中属孟加拉边境、中印边境,以及中属艾乌罕边境,用来跟中华帝国神策军对抗。
如果从印度调兵,中途经过波斯、阿拉伯等国,十分麻烦。而海上运兵更是不敢了,因为那里已经是中华帝国海军的势力范围,英军从海上增援苏伊士,纯粹是找死。
研究来研究去,最终罗斯只能哀叹一声,无兵可调。
电报返回苏伊士城,唐纳德看过后顿时苦逼了。
唐宁街无兵可调,没有任何增援,却还要求唐纳德务必守住苏伊士运河,直至英法联军在西线战场上打败德军。
这可能吗?
唐纳德也多少了解了西线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对于英法联军惨败,德军横扫法国,以及英法联军能否挡住德军的疯狂进攻,这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作为一名英军将领,唐纳德并不关心法国,但他也明白一旦法国沦陷,大英帝国恐怕无法独善其身。尽管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非常强大,但不要忘了德意志帝国的公海舰队规模也非常强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越想心就越沉重,此时中华帝已经攻占了苏伊士城三分之一的地盘了,激烈的巷战令双方都死伤惨重,但中华帝是攻方,损失在所难免,而英军作为守方,以逸待劳的情况下,战损比竟然高达8比1,这就让唐纳德非常郁闷和蛋疼了。
“报告,易普拉辛港失守了!”
“什么?这不可能!”
唐纳德大吃一惊,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可能,因为易普拉辛港有一万英军防守,那里修筑有强大的要塞防御工事,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就是军港,英军占领后修筑了永备防御工事,钢筋混凝土建筑,哪怕是中华帝国最强大的暴怒级战列舰到来,用406毫米口径主炮轰击,也很难摧毁这样的防御工事。
而眼下中华帝最强的攻城炮不过是280毫米加农炮,绝对轰不开缺口,没有缺口,中华帝的坦克就上不去,后面的步兵自然也不敢强攻,因为还有英军大量的暗堡,里面的重机枪绝壁杀人不眨眼的。
但问题是易普拉辛港的确失守了!
“是该死的奥斯曼族人发动了暴乱,他们突袭了弹药库,我们的战士需要大量的弹药才能封锁中华帝的猛烈进攻,没有弹药后,我军阵地不到半小时就被中华帝的突击队攻破了!”
唐纳德感觉脑袋一黑,差点没站稳摔倒在地。
“混蛋,为什么才来报告?”
那通信兵苦着脸道:“该死的奥斯曼族人切断了电话线,封锁了通道,我们好不容易才冲出来向您报告,我的一百多个战友们全部牺牲了!”
唐纳德正想发火,可是一听那通信兵的一百多个战友为了掩护他突围出来送信全都牺牲了,顿时肃然起敬。
“你很勇敢!下去休息吧!我想你保证,一定替你的战友们报仇!”
“谢谢长官!”
通信兵的确太累了,也身负重伤,急忙下去找医生了。
唐纳德则黑下脸来,他意识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那就是苏伊士城内的奥斯曼族人。
奥斯曼帝国曾经统治过埃及,这苏伊士城内自然生活很多奥斯曼族人,而奥斯曼帝国则是同盟国成员国,当中华帝对苏伊士城发起攻击时,作为盟友,奥斯曼族人帮助中华帝里应外合,这无可厚非。
问题是,唐纳德感觉到自己非常的憋屈和愤怒。
“传我命令,叫宪兵队立即把全城的阿族人和奥斯曼族人集合起来,我们没有援兵了,也正好需要炮火,这些该死的奥斯曼族人就让他们去死吧!”
唐纳德一声令下,英军宪兵队迅速行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