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暄一笑,说:“汗玛法只是身体微恙,加上皇曾祖母过世心中难过,一时感慨而已,三伯就迫不及待冲出来了,汗玛法嘴上不说,心里只怕要记上一笔,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作,三伯这两年越来越沉不住气了,一味争权夺利,怕是忘了大伯和二伯的前车之鉴了。”
这话说得通透,儿子心中有成算,舒宜尔哈心中欣慰,脸上就带了笑,说:“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道理人人都懂,可身处其中,却并非人人都能保持清醒,权利使人迷醉,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利,眼看着离那个目标只差一步,急功近利些,这也是人之常情。”
“说到离那个目标只差一步的,我阿玛又何尝不是我可从没见他急功近利过,阿玛这两年只有比以前更谨慎的,听说他以前也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事,这两年却如闲云野鹤一般,倒像是要把耕读渔樵体验个遍似的,除了汗玛法交代的差事,何曾出过半点头阿玛这般低调,汗玛法却一样重用,可见这种事,也不是单靠表现就行得通的。”弘暄不以为然道。
舒宜尔哈笑道:“你阿玛是难得的清醒之人,当然知道要依照形势调整自己的作为,以前有太子,他做事都是隐在太子之后,即便有些功德名声,也并不显眼,这两年形势变了,他就顺势开始韬光养晦,但该做的事却一点儿不见马虎,虽然不求表现,却要让人看到他的能力。一个不争权不夺利的皇子,又有能力又有德行,对君父孝顺敬仰,对兄弟友爱照顾,只办实事,不乱钻营,君父给的,怀着感激之心接受,君父不给的,从不妄自觊觎,这样的人,皇上怎么会不喜欢”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所谓不争是争,可争皇位这件事,不争的多了,还真能指望什么都不做等着馅饼掉头上哪有这种好事不争,也是建立在雄厚的资本之上的,你总要先把本钱攒足了,才能资格说这句话,否则,那就只是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
就像五皇子、七皇子和十二皇子这三位,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野心过,但他们是真的从没有这种想法吗这倒未必。只是这三人都有着无法弥补的缺陷,五皇子胤祺,自幼由太后养大,满蒙的蜜月期早就过去了,如今的满清,对蒙古的政策是以拉拢为主,防备为辅,当然不可能允许继位的皇帝立场倾向于蒙古,所以,被蒙古来的太后养大,成了胤祺最大的障碍,可以说,从他被送到太后身边的那一刻,他的继承权就被剥夺了;七皇子胤祐,生母成嫔满洲镶黄旗人,进宫即为嫔,出身荣宠都不差,只可惜胤祐生有足疾,不良于行,这种先天缺陷,除非他的兄弟都死光了,不然谁也不会选个瘸子当皇帝;十二皇子胤祹,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苏麻喇姑在皇帝心中地位再高,也改变不了她是个奴婢的身份,被奴婢养大的皇子,除非有极其突出的表现,不然那也是希望渺茫的。
这三位皇子的短板太明显,他们想要上位,难度比别的兄弟大十倍百倍,也许他们也曾心动过,只是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放弃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放弃未必是坏事,毕竟这种事,成功者只能有一个,而在竞争过程中失败的,那下场可就不好说了,像他们这种从来没有卷进漩涡的,日子反而会更安稳些,对于没有太大野心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条好路。
其实还有一个人的处境跟这三位差不多,不过那人就有志向多了,也愿意为他的志向拼一把,可惜失败了,如今弄得灰头土脸,这个人就是八皇子胤禩。
胤禩的生母良妃,出身辛者库罪籍,这个身份极其卑微,所以即使她被皇帝宠幸并生育皇子,她也只是个贵人,贵人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禩是养在惠妃膝下的,而良妃在三十九年被封为嫔,也跟她本人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胤禩表现出色,皇帝为了儿子才给她晋位的,而且,给她的封号也十分耐人寻味。
良之一字,从未用在高位妃嫔的封号上,这个字听起来不错,却失之尊贵,温敬寡言曰良,孝悌成性曰良,小心敬畏曰良,这个字,代表的是皇帝对良妃母子的期许还是警告舒宜尔哈猜不透皇帝的用意,但不管是哪种,反正都不是什么好意思,遍数皇帝所有有名号的嫔妃们,良妃的封号都算是垫底的。
皇帝可以重用胤禩,也可以给与他很多恩典,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让他当皇位继承人,在太子被废之前,皇帝眼里是没有第二人选的,在太子被废之后,胤禩又用他出色的表现给自己赢来了皇帝的忌惮和厌恶,从此渐渐沉寂。
胤禩的出身,可谓是皇子中最低的,从先天上他就比他的兄弟们差一截,若是他也能像胤祺等人一样,或安于现状,或认清形势,他都不该太有追求,可惜的是,他有野心有能力,偏偏缺了与之相匹配的眼光,最终也只能是个失败者。
舒宜尔哈会跟弘暄分析他那些叔伯们失败的原因,也会告诉他他父王的优势和优点,就是希望他能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转换成自己的能力,以便日后使用,弘暄也很能领会舒宜尔哈的用意,每每跟舒宜尔哈谈起时,自己没想到的就记下,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就说出来,让舒宜尔哈也帮着分析,每次都能有所得,弘暄对自己额娘的眼光胸襟都十分佩服,所以很愿意跟舒宜尔哈聊聊朝堂上的事,听听她的分析解读,他一边学习一边印证,成长的飞快,也正是由于舒宜尔哈的潜移默化,让弘暄对女人的能力十分认可,也让他从来不会轻视女人,这一点,跟他的祖辈父辈们截然不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