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宇文温在灯下伏案疾书,方才他反复琢磨“不死将军林登万”,忽然文思如泉涌,一个故事大纲瞬间就有了梗概。
他不想放过这个“创意”,赶紧提笔写下来。
正如《刺马》的故事被他“适度借鉴”之后,在这个时代登上戏台,那么“林登万”的故事,也会被他写成剧本,与广大观众们见面。
曾经的“不死将军林登万”,军旗是红黑旗,那么故事的名字,就叫《红与黑》。
至于故事内容,当然不能是造反,然而为了吸引观众,又得有恩怨情仇,或者尺度大一些的内容。
所以要有才子佳人之间纠缠不休。
才子佳人的套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广受百姓好评,宇文温没理由不搞这种套路,但按着传统套路来写故事,他觉得不够精彩。
这个故事,是要作为剧本排出戏剧,上台表演让观众付费观看的,所以必须一上来就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这样才能保证“票房”。
也就是说,戏剧的开头就得精彩,太啰嗦、太无聊的话,观众会提前离场的。
要有故事,就得故事人物之间先发生矛盾,而要有矛盾就得有冲突,故事又涉及到才子佳人,那么最合适的开头,就必须是“退婚流”。
于是宇文温又“适度借鉴”了一下,让故事主角、落魄官宦子弟林登万面对前来退婚的未婚妻,喊出了悲愤的名句:“莫欺少年穷!”
这种套路一出来,观众必然关注主角之后要如何翻身,要看看那势利的未婚妻将来是如何的悔不当初,自然而言就被剧情所吸引,目不转睛的看下去。
可想而知,这样的戏剧必然有很高几率引得观众如潮。
写了个开头及故事大纲后,宇文温松了口气,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为国事操劳,却在搞“适度借鉴”,看起来会不会有些不务正业?
宇文温觉得不会,他写故事,编剧本,不是在浪费时间,相反,这是很有必要的:他是要亲自上阵,争夺名为“宣传”的一块阵地。
宣传的阵地,自己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然后为所欲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宇文温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很重视舆论宣传,一有空,就要自己写故事,改成剧本,然后命人排戏。
既然要做宣传,就得先确定宣传的目标人群,宇文温的宣传目标群体是等同于文盲的百姓,这就意味着阳春白雪不吃香,得靠下里巴人。
而他宣传的目的,是鼓励百姓把目光从土地上挪开,放眼四周看看这个世界,让百姓知道要养家糊口,除了种田,还可以做工。
与其挤在人多地少的家乡,每天都为两餐烦恼,还不如出去闯一闯,在更广阔的新天地安家落户。
胆子不够大,没关系,不用出中原,就在长江、黄河、淮水等主要水系沿线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闯一闯。
胆子大的,就可以去拼一场大富贵。
家在河北,可以去闯辽西、辽东;家在蜀地,可以去闯南中;家在江南,可以去闯岭表交广;住在海边的,可以往来南北两洋。
这样的宣传,不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