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宫内御苑,宇文温正在凉亭下批阅奏章,如今是秋天,事情特别多,等待批阅的奏章自然不少,他又不想做不理政事的昏君,所以只能时不时加班。
萧九娘在一旁陪着,作为秘书协助宇文温整理奏章、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同样忙得很。
宇文温不想让女眷闲着,因为后宫的女人一闲着就容易东想西想,然后进入“宫斗状态”,到时候各种你踩我、我阴你,勾心斗角、互相拆台,说个话都绵里藏针。
这种事情光是想就让宇文温觉得头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什么和谐后宫、妃嫔们情同姐妹这种事是不存在的,宇文温只是想降低后院起火的概率,所以不能让女眷们闲着。
本月是萧九娘轮值当秘书,宇文温忙得没心情想别的,此时恰好看到黄州总管的奏章,见着对方主动提起了光黄铁路的情况,宇文温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铁路,当然是好东西,然而大规模推广铁路运输不现实,因为钢铁产量撑不起,更别说蒸汽火车的技术难点更多,所以铁路上跑的就只能是有轨马车。
有轨马车的运输能力,相对于传统的道路运输要好许多,但为了维持轨道运输的运力,需要蓄养大量马匹以备轮换,这些马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样影响了有轨交通的推广。
所以,相对可行的突破方向是蒸汽轮船(火轮船),只要蒸汽轮船能够实用化,即便靠着水运,也能让国力有一个质的变化。
东南地区的物产,可以靠着相对较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运到并州,直接支撑官军对草原的大规模作战,这样的场景光是想就让人激动,但却现实不了。
夏初时,火轮船试航成功过,却是磕了药的不正常状态,所以消息传来时,宇文温高兴不起来。
虽然后来林有地在奏章里说火轮船有重大突破,可能年内就能实现那个技术目标,但宇文温不敢高兴得太早,就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想着想着,宇文温走神了,一旁的萧九娘见着他发呆,迟疑了一下,便故意咳了几声,以便把当事人“唤醒”。
这一咳果然有效,宇文温瞬间回过神来,看着萧九娘,关切的问道:“嗯?咳嗽了?怎么了?着凉了?”
见着萧九娘说只是喉咙痒,他便继续看起奏章。
得益于“嗑药”火轮船带来的好消息,朝廷发行的公债,前不久顺利销售完毕,筹集到的巨额资金(含粮食等实物),为即将开工的通济渠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秋后农闲,正是征发劳动力的好时候,待得劳役期限已到,再以有偿雇佣的方式雇佣百姓,加上额外雇佣的“施工队”,通济渠的修建,会一直持续下去。
持续四年,将淮水及黄河勾连起来,再借助已有的邗沟,把长江和黄河勾连起来。
如此一来,历史上那条“祸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运河,其主体河段在这个时代就算完工了。
隋炀帝修永济渠、通济渠,都是当年开工、当年完工,不恤民力,所以逼死无数百姓,弄得民怨沸腾,但现在,宇文温“以史为鉴”,各用四年时间修永济渠、通济渠,不急功近利。
累计耗时八年完工,修大运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减小了许多。
就是极其耗钱。
但宇文温不在乎,钱没了可以想办法赚,滥用民力的一连串严重后果才是他承担不起的。
虽然还有四年时间,宇文温却已经开始构思,构思通济渠通航后该如何利用好这条造价昂贵的运河。
然后又走神了。
萧九娘见状觉得有些为难,因为同一个招数不能这么快再用第二次,她静静地等了一会,发现宇文温依旧在走神,手里拿着笔纹丝不动,墨水似乎都要干了。
又过了一会,却听宇文温叹了口气。
‘二郎,怎么了?’
萧九娘关切的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