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也许,羊舌氏等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将以国君的名义迫使阴氏站到自己这一边,还能将出征的范氏大军葬送掉,裹挟解氏等各家族的大军,来增加己方获得内战胜利的希望?
几乎所有的可能性都被阴氏帮忙宣传了一下,但凡还有点羞耻心和正义感的人,一个个还不将干了那些事情和即将干那些事的人恨死?
“主,已有二十三家自发攻打公族、魏氏、赵氏,余下七成家主愿从元戎之命,行奉辞伐罪之举。”宋彬看上去非常振奋,还有着一种难掩的激动。
那可是晋国七成的非公族贵族,看起来阴氏好像成了某种众望所归呀。
吕武心里却是门清。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经营,要说能拉拢晋国四成左右的家族很合适,多达七成的家族愿意奉命效力则是大势使然了。
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家族是看到有肉吃,欢天喜地选择获胜希望最大的一方站队,并不代表着其余的什么。
而那七成的贵族,缺不了范氏和荀氏的附庸和友好家族。
所以了,看起来和听上去有那么多家族愿意以阴氏马首是瞻,不代表他们会无条件服从任何命令。
这种场面吕武已经经历过好几次,一次次有许多的贵族表示唯阴氏马首是瞻,甚至某一段时间公族都认了吕武当老大,然后每每排排站分完了果果,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当然了,吕武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每一次多多少少是能收到一些忠心的小弟,慢慢累积下来占了晋国的两成左右。
这“两成”特指的是无论阴氏干什么,他们都会追随的类型。
阴氏的大军从各地汇集,五成来到“阴”城郊外驻扎,三成集中到“杨”地的“郜”,剩下的则是去了韩氏的“耿”地。
吕武这一次集结了多少军队?他做的是征召家族六成的兵力,负责检查编制的家臣陆陆续续汇报上来,阴氏集结起来的兵力数量达到了十二万,其中骑兵的数量占了两万。
那么就是说,吕武只动用六成兵力,一下子拉出了三个晋国“军”以上的部队。
各方都在关注阴氏的动作,得知阴氏军队的集结点在哪,肯定会进行重点关注。
士匄在知道阴氏集结的军队数量超过十万时,下达了新一轮的征召命令,事后凑出了一支十五万人规模的大军。
作为盟友的中行吴看到两位大佬玩得那么嗨,再怎么不情愿也要亮一亮肌肉,再次下达征召命令,使得荀氏、中行氏和智氏集结的总兵力达到十万。
我了个天!
仅仅是吕武、士匄和中行吴征召部队,合起来的兵力就有三十七万?
好些个诸侯,他们的臣民满打满算还没有三个家族军队的零头。虽然三个家族的军队里面还包括附庸以及盟友,怎么也能充分体现出春秋时期的“贫困差距”了呀!
必须要知道一件事情,打内战跟打国战在春秋是两回事,内战动用的兵力必然会比国战多得多。
原因?事关家族的生死存亡,再来就是出征距离的远近,怎么能一样呢?
吕武征召起来的士兵绝对是都有经过训练,没有拉农夫凑人头。
而这就是吕武二十多年来的努力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给“变”出来的。
某种层面来讲,能够看出吕武想要“化家为国”是多么的处心积虑了。
公族、魏氏和赵氏那边又是什么反应?他们肯定知道到了必须玩命的当口,很多顾忌根本不再是一回事,必然会拼命地挖掘潜力。
结果是什么?人口大约有五百万左右的晋国,各个家族玩命组建军队之后,参战人员的总数量竟然超过了七十万!
关注晋国事态发展的列国,他们派到晋国的情报人员无法拿到准确数据,光是看到晋国各地旌旗招展,一支又一支部队在来往穿梭,看到了属于霸主国的强大,还有那种各国根本就比不上的动员能力。
吕武率军来到“杨”地,抵达“昆都”的时候,碰上了国君派来的宠臣。
这个宠臣是一个乐师,他自称叫辽,以当前的称呼方式就是叫师辽。
用师辽的话来说,吕武是晋国的元戎,怎么能不制止内战,相反起兵加入到内战呢?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言此何用?”吕武不喜欢乐师,主要是各国的乐师都太能搞事,并且都是借着国君的宠爱在搞事。他面无表情说道:“公族祸乱,魏氏、赵氏同伙,不清污垢,何来清净?”
师辽说道:“公族有罪,罪在羊舌,他人何辜?”
吕武摇头,说道:“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