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次大陆逐渐走向和平……
那怕这种和平是以天竺人的屈辱为代价。
就在这种时候,遥远的高丽战场上和平曙光同样展露,因为米国人终于获得了一次胜利,一场久违的真正胜利。
第六次战役结束了。
李奇微和范弗里特两个家伙,利用大步后退战术,不停拉长志愿军本来就紧绷的后勤供应线,甚至一口气退到了大田一线,根据他们的判断,志愿军储备的弹药即将耗尽时,突然以包括整整九个美军师在内的数十万兵力,发起了全线反击,甚至八十二空降师还搞了大规模空降作战。
已经濒临攻击极限,再加上北方严寒和轰炸制约运输能力的志愿军,最终还是没能顶住美军反攻,不得不全线后撤,甚至一口气撤到了汉江,而正像当初陈虎担心的,此时全面封冻的汉江,已经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一条短时间能够建立的防线。
最终包括汉城在内,分界线以南绝大多数占领区都丢失,甚至还被美军攻入分界线以北,目前战线和原本历史上五次战役结束后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这场胜利却并没有让杜鲁门昏了头脑,他紧接着就提出了双方和谈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美军为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整个战役中,包括前期的收缩和后期的反攻,美军光阵亡失踪数量就超过了两万。包括八十二空降师在内三个师几乎打残。其他所有参战部队均损失惨重,澳大利亚旅甚至全军覆没,要知道袋鼠们可一直是联军中最凶悍的一支,结果反攻过程中。被志愿军诱入伏击圈一锅端了。
除去南高丽军,联军加起来伤亡接近七万。
很显然这样的伤亡比例,还想打到鸭绿江完全就是天方夜谭,把高丽战场上联军全打光都不够。
和谈是唯一选择。
而李同志也立刻做出回应同意进行谈判。
很显然他那边也在一直等待这个机会。
“你看这多好,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打打杀杀多没意思。你看我就不喜欢打打杀杀!”
杨丰很欣慰地对约翰逊说。
后者无语地笑了笑,杨元首的脸皮之厚,在他看来也算是到了一种新境界。
他们和李同志的谈判,还是通过杨丰这个中间人,毕竟一直都是他在操心这件事,另外杜鲁门也想修补一下双方关系。免得和谈期间这个家伙再多生事端,他最近麻烦已经够多了,现在只想以最快速度结束高丽战争,至于以后的事情……
他的任期马上结束了,哪还有心考虑别的。
同样杨丰也想借机会重新将关系加加热,天竺人已经被他打趴下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能够稳稳当当把这颗熟透的苹果摘下来。而米国是唯一一个能干扰这一过程的国家,适当的修好必不可少。
虽然双方都知道,现在的修好充满着虚情假意,但在需要的情况下,虚情假意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这种虚情假意也需要一些锦上添花的点缀。
比如说米国政府同意双方合作研发一款新型喷气式教练机。
他们的教练机招标已经结束,塞斯纳公司的方案成功,所以这款原本历史上的t37教练机将由鲲鹏和塞斯纳合作研制。主要由塞斯纳公司负责,包括生产也主要由塞斯纳公司进行。毕竟鲲鹏现在有一堆从战斗机到轰炸机甚至支线客机订单等着生产,没功夫干这种小活儿,而且腾龙系列发动机也没有那么小推力的。作为合作方为项目投资百分之三十的大明,只是获得和美军同步装备这款教练机的权利,另外还有对这款教练机的改进权。
塞斯纳公司对此没有意见,这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鲲鹏这样的巨无霸能找他们合作,那简直都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更何况杨元首也同意了向他们出售翔凤一型涡桨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可市场上的抢手货。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大明皇家陆军武器工厂,向米国出售一零五毫米坦克炮的生产权。
这款坦克炮一直是米国想要的,但目前大明以外的唯一一个生产者是不列颠,他们以当初引进时有合同为理由,拒绝向米国出售,虽然实际上米国也得到了一些技术资料,可终究不是很放心,毕竟不列颠人的产品性能也不如杨丰这边的,还是找技术源头整套引进比较放心。
当然杨丰给他们的,也不可能是全套东西,比如电渣炉肯定不能给,身管自紧技术肯定不能给,倒是弹药技术上,不妨显示一下慷慨,把脱壳穿甲弹技术给他们。
但只是短杆穿甲弹,长杆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不能给。
脱壳穿甲弹不是高端技术,二战中不列颠人17磅坦克炮的标志,谢馒头萤火虫面对虎式的信心保证,但线膛炮干滑膛炮的活儿可不是那么简单,光一个弹体旋转问题就是硬伤,尤其是在飞镖一样的长杆穿甲弹上这个问题就很突出了,所以必须要有滑动弹带。
而这套组合就是八十年代都能拉出来撑场子的,杨元首可不会便宜外人。
别说米国人了,就是不列颠人也没给,甚至明军装甲部队自己如果不是战时,而且是需要面对敌人坦克的时候,也都是不会配发的。
当然这对米国来说就足够了,这时候的米国坦克火炮技术真心算不上最强,只知道蛮横地往上加口径加发射药,在这之前押宝的是m103重型坦克。和不列颠人同样被史达林3吓出来的征服者一样,都使用由大口径高炮改装的m58型一二零毫米坦克炮。初速居然还不如杨丰给不列颠人的白板一零五炮。
但因为庞大的体型和悲剧的后座距离,搞得这两种坦克吨位都奔着虎王去了,以m103为例,哪怕同样使用八百马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