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7章 天经地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么好拒绝呢。”

    “现在开始,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这边开始斗量登记,入库存储。”

    皇粮亩征一斗四升二合,指的是麦稻,如果是其它的粮食,也有个专门的折算标准,相应折算就好。

    乡里的办事员,甚至县里的吏员,加上乡保甲的,一起开始收粮。

    这若是往年,收粮这事,那可是县中胥役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是捞银子赚钱的时候,甚至还有专门的老手负责各个环节。

    比如有人专门负责踢斗,还要提前穿上铁鞋,一斗装好粮,还要堆的高高的叫淋尖,然后他们狠狠往斗上一踢,这淋尖的就全落地上了,落地上的就归他们了。

    所以浮收惊人,往往普通百姓交一斗粮,实际上得缴两三斗。

    多的连火耗都不算,因为火耗还是有名目的有账的,这些直接就是这些小吏们联手弄下来,最后所有官吏一起平分的一个外快。

    甚至还要搞大小斗。

    但今天,没人搞这些事情。

    一个老农来时,在家里提前量过了,按折算、按亩数等,自己家折十税亩地,该缴二石四斗二升,他直接按以往的规矩,拉了八石来。

    还怕不够。

    结果那边乡长老爷拿着笔和名册,翻看了乡里刚完成的户籍、田地清理登记表,“簸箕村张二牛,地亩折算十税亩整,地赋二石,丁银二斗,火耗加征二斗二升,合计二石四升二,”

    那边吏员应了声好。

    然后把斗摆好,帮老汉把粮装上,也没堆尖,装好后,拿刮板一刮,刮下不多一点到地上,并不算多,没有特别淋尖,更没有踢,然后让补的。

    “二石四斗二升,上缴完毕。”

    “老汉,把斗旁边垫子上这些,都扫一扫拿回去吧。”

    老汉愣住,回头看了眼牛车上还有小半车的粮,再看看斗旁芦席上洒落不多的那些粮。

    他估摸着,还真就量了二石四斗二升,斗没问题,也没多量。

    可他还多拉了五石多呢。

    “老牛,这个单子给你,皇粮完缴单,有本乡长的印和县里书吏的章,本乡长代表国家和县里,感谢你的缴纳,谢谢!”

    张二牛还在发愣。

    “下一个!”

    张二牛的儿子把芦席上的粮都扫起收好,然后拉着还愣在那的父亲退到一边,“爹,完事了呢。”

    “这,这,”张二牛指指斗,又指指车。

    他儿子把他拉回车边,另几个儿女围过来,也都感慨着,“没想到这回居然没加浮收。”

    “那是好事,估计乡长也是被孙汉奸下场吓到了。”

    另一个则道,“爹,那咱交了这粮,是不是剩下的都是咱家的了,是不是就可以安安稳稳踏踏实实了。‘

    老汉回过神来,“嗯,咱们皇粮也缴了,自然没事了。”

    “爹,那这些粮咱拉回去?”

    “爹,要不咱们把这些粮拉县城卖了吧,俺娘还交待说要买些油盐回去呢。”

    老汉左瞧瞧右瞧瞧,发现后面去缴的众人,也都跟他一样,并没有多收乱收,大家开始惊讶,后来欣喜,甚至公开赞美乡长和书吏等人来。

    他看了会,然后道,“咱们再去那边缴义仓粮,一亩二升,十亩才二斗,也没多少,咱们也缴一份,也在那榜上留个名字。”

    本来以为这趟要缴七八石,虽然装了一车,但庄稼人纯朴,总觉得哪有种地收了粮朝廷不收赋税的,现在不收,回头指不定还得补上,说不得可能还要更多。所以倒不如干脆主动缴了,也免的回头生事。

    可不曾想,居然真不收,他们非要收,也真就只收了一亩二斗四升二。

    看着还剩下的这五石多粮,他打算再捐二斗义仓粮,反正也才二斗,连刚才的一起,也不过两石六斗二升而已,仍然还能剩下许多呢。

    如果朝廷真的不再征收,那家里都还有二十来石粮,够一家口粮有余,现在拉来剩下的这五石多粮,也不用再拉回去,直接卖了好了,买些油盐酱醋茶,或是买点染料花布什么的回去。

    他带着儿子找到乡长提出要再缴二斗义仓粮。

    最后粮食缴上去,又看着书吏把他的名字写在那义仓门口墙上的义榜上,终于满意的点头离开了。

    “老牛,你这是要卖粮?这边就是县里粮站的张书吏,朝廷统购统销,以后卖粮只能卖给他们。”

    张二牛一听,心里一咯噔,心里想原来这里还打着埋伏呢,只能卖粮给他们,估计是要从这里找补回来了。

    虽心里难受,还是过去询问价格。

    结果粮价居然不低,甚至比市价还稍稍高一点点。

    他想着,也许会在秤斗上做手脚。

    可他的粮拉过来一称量,居然还有五石多,他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发现加上他缴的皇粮、捐的义仓粮,然后跟他在家时称量的是一样的。

    并没有少数。

    这让他很惊讶。

    然后又以为这卖粮钱一时半会拿不到。

    结果粮一秤量完,那边就开了条子,然后张书吏带着他到另一个书吏那,凭条子领钱。

    麦子收购价是一两三钱一石,小米一两二钱一石,黑豆、高粱、玉米都是七钱一石。

    他卖了五石三斗半麦子。

    “总共是六两九钱五分五厘银元,给你六块龙银,剩下的给你银角、铜元、制钱,你仔细清点一下,确认无误,就在这里签字画押。”

    老汉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那堆钱。

    六块银灿灿的龙银,一枚五角银币,还有四枚一角的,然后五枚当十铜元,再加五个绍天通宝。

    连那五厘都没抹他的零,也如数给了。

    看着这堆钱,老汉手颤抖着点了好几遍,最后连连点头,“没错,一点没错。”

    他最后激动的在本子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

    拿着钱还感觉做梦一样。

    什么时候,朝廷居然这般好了?

    征粮不浮收,不淋尖踢斛,甚至卖粮还不找理由克扣,价格还这么好?

    “绍天皇帝,真是圣皇大帝啊。”

    张二牛激动的直接跪在地上,朝着登州方向磕起头来。

    不少也刚缴了皇粮卖了余粮的百姓,也惊讶欣喜着,都不由自主的跟着跪谢。

    乡长看着越跪越多的百姓,也不由的很是感慨,他心里对绍天天子其实是恐惧多于拥护的,但是看到这场面,也不得不承认,那位天子确实不一般。

    只是不知道这种仁政,能维持多久呢?

    如今这些手脚干净的胥吏们,又能老实多久?

    毕竟明太祖朱八八最痛恨贪官污吏,贪污一点点被发现,都会被剥皮实草,但也没能阻止贪官不断。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这个乡长,还有那位粮站站长,加上旁边的几个保长,甚至那些保甲乡勇,这些人以往在大明朝廷都是没地位,但是现在绍天天子,居然还给他们发一份俸银,不是一月一两那种工食银,是还不错的一份俸银。

    连乡勇、保丁都还有份当差补贴。

    “叔,我感觉这天下真的不一样了。”乡长的书吏侄子还很年轻,虽然在县衙做了几年吏,也染上了许多陋习,可毕竟年轻,此时看到这些场面,加上近段时间来的所见,感触极深,心底有东西在翻滚激荡。

    “也许吧。”一把年纪的乡长倒并没有那么轻易的改变看法。

    “叔,我不想在衙门做胥吏了,我打算去投军,我要去报考军校,我要去登州。”

    乡长想劝说侄儿打消这念头,可最后却没说出口,张了张嘴,最后出口的却是,“你要是想好了,就去闯闯吧。”

    ------题外话------

    感谢年华似水情谊存的打赏,感谢明月不周的打赏,谢谢支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