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除开这点,霍夫曼说的和哈灵顿教给肖恩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演技的派对分出去多少,终归逃不出一点——将角色情绪传递给观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也都各有差异,所以只有不断学习和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才是正确的事情。
就目前来说,肖恩的表演天赋虽然不错,还可以比别人更好的去体会角色的情感,但积累相对来说还是不够的。所以在拍摄这一段,霍夫曼的每个动作,都给了他相当的压力,微颤的眉毛,嘲弄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语气以及若有若无的冷笑,每一处几乎都是戏。
如果用搏斗来类比的话,对上状态好的裘德,肖恩还可以在憋足劲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击并最终取得小小的胜利,但面对霍夫曼却只有招架的份。
虽然这段拍摄最终还是过了,但此时此刻的银幕上,霍夫曼的表演可以说完美的压制住了肖恩。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算是给肖恩小小的上了一课,让肖恩因为之前的出色而膨胀起来的一点骄傲烟消云散。
可以说,如果不是被外貌限制住了,霍夫曼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不断出演配角。不过,早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肖恩就相信,如果霍夫曼能保持这样的心态和水准,必然会有自己的事业。
所以,我也继续努力。看着银幕的肖恩轻轻握了下拳头。
在裘德和霍夫曼那里他都颇有收获,但搭戏对象换成达文波特后就中规中矩了,后者虽然也是合格的演员,但角色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除了最后被谋杀前的倾述外,就再没有更多的亮点。至于两位女主角。格温妮丝其实还是有演技的,那晚在意大利的酒吧里,肖恩说的是真话,就单说《莎翁情史》和《伊丽莎白》,格温妮丝和凯特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或许将某些媒体说的那样,她是靠公关拿下这座小金人的,但如果没有基础的话又怎么公关?
她和达文波特一样,在电影中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但至少有两个地方很出彩。第一个就是发现迪克的戒指后质问雷普利,然后在直觉上认为雷普利有古怪,两人在房间里有一场对手戏,格温妮丝将玛姬的不安、担心演变成害怕、惊恐的过程非常有说服力。
这段对手戏在拍摄的时候很有意思,那时他和格温妮丝“奸情”正热,所以在镜头前完全达不到导演的要求,不是笑场就是情绪不到位,再不然就是念错台词。最后还是明格拉有些生气了,严厉的呵斥了几句,才集中精神通过了这段。
除此之外,就是离开威尼斯时的那几个镜头了,临到上船了,再也忍不住的玛姬爆发了出来,拿着手套不断往雷普利身上招呼,知道被迪克的父亲拉走。这段戏格温妮丝表现得很有爆发力,再加上之后明格拉给肖恩的特写,那种不安和庆幸和她的悲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分外同情。
不过,观众们更多的还是将焦点集中在了肖恩饰演的雷普利身上,在谋杀迪克之后,基本上镜头就一直在雷普利身上打转。看着他是如何装扮迪克过上流人士的生活,看着他是如何玩手段度过一次次危机,看着他如何再次谋杀了弗莱迪以及嫁祸给迪克,看着他如何蒙蔽了所有人,还得到了一大笔钱。
这期间除了霍夫曼在那场对手戏中完全超越肖恩外,大部分时候肖恩都牢牢抓着观众的目光,后面的戏份中,达文波特不足以和他抗衡,格温妮丝互动有余进取不足,凯特倒是有可能达到霍夫曼那样的程度,但戏份被减了不少。加上又是轮流出场,而不是前面裘德那样两人同出同入,所以反而将肖恩衬托了出来。
于是,诸如“好厉害的家伙”、“他的运气太好了”、“真会骗人”这种评论不断在大厅里低低响起,不少来参加首映式观众都彻底被剧情吸引住了。
最终,看似一切都搞定的雷普利,在归去的游轮上和彼得放声高歌,却意外再次遇到了梅瑞迪丝。雷普利不得不再次进行欺骗,而看到这一切的彼得起了疑心,雷普利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最终不得不在观众的窃窃私语中实施了第三次谋杀。
他靠在他的背上,安静的听着他的描述,然后在有趣的地方轻轻笑着,和他一起笑。然后,画面一转,他从外面走了进来,床上已经没有别人了,他在床头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伴随着他的画外音一直在描述,直到最后痛苦的呼喊。特写的镜头慢慢移动,那张混合了恍惚、无奈的麻木的面孔慢慢陷入了黑暗,最后变得空洞起来,和片头遥相呼应。
画面定格在了这一刻,然后字幕在音乐中升起,直到最后。
灯光打开,沉默片刻,掌声响了起来,先是一个,然后两个、三个、一片、一群,终于,全大厅都响了起来,观众们用行动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