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听到后突发奇想,说道:“贾老乡中教育成绩斐然,晚辈也想了解学习,不知可否传于晚辈,或者让属下向您学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众人感到一阵奇怪,童远是边境豪强子弟出身,竟然对士族家的教育感兴趣。
贾习阅历极为丰富,可也是没想到贵为西凉军领袖之一的童远,竟然会如此看重自己在乡野里教育相关子弟的内容。虽然每一家的家学都有一定隐秘,但对于统领的主公大部分当然可以告知。
于是回道:“将军实在折煞老朽,实在不敢亲自教学。但家中一些典籍以及教学方法倒是可以给将军这边借鉴,内容有不少是关于识字、品行、边事以及强身健体、骑马射箭等方面的,适合推广。”
贾家这边安排好了,裴家却有些许难办。
最为兴旺的裴家,已经有不少宗族担任地方官吏,作为留在闻喜家中主事的裴徵和裴缉,肯定要任命重要职务,但最好不是在地方。
一番讨论之后,由同时精通玄学与理学的裴徽,担任渭阳君府右曹掾史。
擅于处理本地各类民生事务的裴缉,则担任渭阳君府的金曹史,专门主持境内铁矿、盐池的发掘和管理,并与柳孚一同负责境内航运的疏通。
至于卫固和范先表现并不突出,能力估计也非常一般。最后任命卫固为河东郡掾,负责劝课农桑的事务,范先担任安邑县尉,负责管理郡县兵等事务。
这两人心中略有不喜,互相对视一眼,就又默不作声。
这样的任命,与朝廷为了限制地方势力,提出的本地出身的人,不得治理本地的“三互法”背道而驰。
其实,“三互法”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本就行将就木。童远作为一方军阀干脆无视此令,直接任命他们,拉拢效果显著。
在座的都已经担任职务,童远又想起三国演义里面,曹操那边荀彧、程昱等人加入后,又举荐了一众人才。
于是也,他让众人举荐人才,尤其是有志向和才能,而未被重用的人。
贾逵率先说道:“某有一好友,姓孙名资,字彦龙,太原中都人也。他三岁时父母遭遇变故去世,是兄嫂抚养他长大,此人才学甚优。”
“后来进入太学,为司徒王允因为同郡原因所赏识,担任县令。还没到任,他的家乡就遭遇匈奴等兵祸,再加上董君女与童将军兴兵杀王允复仇,他便暂时居于乡野。”
说到这里他专门看童远有什么反应,这并州士人大多受过王允恩惠,他到底会采取什么态度呢?
汉朝的风气对于为至亲复仇从来都是放任乃至支持的,王允诛杀董卓,董白等又报仇杀王允,这在当时多数人看来倒是理所应当。不过曾经亲近王允的士子,他们敢用吗?
卫觊、裴徽等人目光聚焦在童远身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肚量。
童远几乎没有犹豫,便说道:“没有问题,吾与渭阳君说过,我们用人主要看重才能和志向,这样的人才当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