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结果他们正在那里自怨自艾,天军和已经前进了两步,祭起了斩马刀!
    这四刀一出,彻底击溃了白俄骑兵的战斗意志,他们惊呼一声,掉头就跑!
    天军的是骑兵军长赵小鸣,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使用了合适的战术,一举建功!
    只用了四刀,就砍倒了强大悍勇之敌,总共毙敌十二万人!
    白俄勇士来了二十万,只跑了五万,其余的全部长眠在脚下的这块黄土地上!
    看着敌人来时气势汹汹,去时狼狈不堪,赵小鸣朗声大笑!
    众战士也是放声大笑!
    当然,他们不是笑敌人,而是为自己这次痛快淋漓的胜利而开怀。
    这斩马刀太给力了!这仗打得痛快!
    他们可是听说这都是麦轲坚持研制、坚持打造、坚持配备的制式武器!
    比什么鸟枪、燧火枪还厉害!
    可是剩下的五万人,天军能让他们跑掉吗?
    当然不能!
    麦轲指挥其它骑兵分成小队冲了出去,共有二十九支!
    这样的胜利,在其它二十九支突击队也大同小异地上演着,只是没有一个如同赵小鸣这里这样的干脆利索,毫不拖泥带水!
    要说人多势众。还得说是古匈奴的后裔。
    他们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十万人,在战场的中心地带集结。
    虽然天军的水火金开路。把他们分割成几个小块,中间的通道。又被天军突入,他们依然能够保持形散神不散,人分令不分。
    也就说,他们还是一个整体,都听从伯彦讷谟祜的指挥。
    而天军进攻的军队,这中枢部分也是在胡以晃的亲自领导下。
    所以二人又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斗起了指挥艺术。
    要讲正规培训、科班出身,那当然是胡以晃厉害多了,他可是麦轲的军校同窗!
    而实战经验。虽然伯彦讷谟祜年纪甚轻,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当然更丰富。
    他们这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可不是指在马背上吃饭、睡觉、玩耍,而是打仗!
    在马背上不打仗,跟本算不上在马背上!
    二人各逞所长,又斗了个旗鼓相当。
    古匈奴后裔的骑兵,其实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主要是用弓箭的轻骑兵,一种是使用重兵器的重骑兵。
    所谓重骑兵的重兵器主要是宽韧长剑和战斧。还有一种是带有倒刺的长枪,其实就是钩连抢的变化形式。
    使用者这种钩连抢的骑兵实际上介于使用弓箭的轻骑兵和重骑兵之间。
    前面的夹缝死伤的都是钩连抢兵和轻骑兵,现在对垒的就重骑兵了。
    而天军的这重骑兵。因为斩马刀的质量和威力,等同于敌人的重骑兵;而其灵活和机动性,则,等同于敌人的长枪兵。
    另外,作为历史悠久的游牧民,他们还备有自己最熟练的套马绳,打仗时可以用它来套住敌人,把敌人从马上拉下来。
    所以,跟着格的敌人打仗时。要时时注意天上给过来一个马套。
    哪怕是敌人逃跑的时候,也不能住追得太紧。不定什么时候,一个回马套。反而被他们捉了去。
    现在胡以晃率领天军主力,大约有八万人左右,正在和这些古匈奴后裔对垒!
    天军的斩马刀,挥舞的漫天银光,一刀紧似一刀地向敌人砍去,而对方竟然也能用手中的宽刃长剑或者战斧把势大力沉的斩马刀挡住!
    只是震得双方的战马咴咴乱叫。
    竟然挡住了?
    再来!
    “哐!”响声震耳欲聋!
    又有挡住了?
    还来!
    “哐!”响声惊天动地!
    什么,还敢挡!
    接着来!
    “……”响声如泥牛入海!
    什么都没有听见!
    原来众人的耳朵震聋了,真的聋了!
    虽然可能只是暂时的。
    天军全力以赴的三刀,终于把敌人打退了一步!
    这说明,天军的重兵,比这些古匈奴族的重兵略高一筹!
    天军得理不让人,得势不撒手,跨前一步,接着挥舞斩马刀,猛砍!
    “哐!”“哐!”“哐!”
    三刀砍过,敌骑又退了一步!
    这古匈奴族重兵虽然在许多方面强过天军,但是在使用兵器方面,却不如天军。
    盖因天军每天都连斩马刀,标准要求是每天铆足力气,连砍一百次!
    所以他们适才砍出的那几刀,只能算小菜一碟。
    接着,天军的脸三刀又走了一轮了!到了第四轮,古匈奴族重兵终于抵挡不住,被一刀劈成两段!
    盖因天军每天都连斩马刀,标准要求是每天铆足力气,连砍一百次!
    所以他们适才砍出的那几刀,只能算小菜一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