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老奴不知,老奴不敢说。”王承恩可不敢乱说,所以只能说自己不知道。
“恕你无罪,难道你也和朕离心了不成?”
“回陛下,老奴一心孝忠陛下,之人老奴知道规矩,这政事老奴是不能乱说的更不能插手。”
“今日是朕问你,你但说无妨。否则你也去守城去吧!”崇真帝扫了一眼王承恩道。
“回陛下,老奴这就说,你别生气。这不是你对他们不好。从唐朝以来就有文武之争。乱世重武,太平重文,这是实事之需要,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做的不好,那是因为他们辜负了陛下的隆恩。让天下百姓过的不好。所以才起了流寇。流寇不平,百姓不能安心农耕,农税何处来。但是他们还是要征税,来讨好您,结果更多的流民出现,所以流寇才屡剿不尽,反而越来越多。几次下来,流寇越来越多,大明就没人种粮了。所以才有了今日内有流寇,外有建奴的尴尬之事,老奴就知道这些,陛下莫生气。”
“朕不气,你说的对。你比那些宰相都明白。只是你是内侍,否则朕都有心让你去做宰相。”崇真帝闭上眼,靠在椅子上,烦心事太多,他今日显得憔悴多了,一下老了五六岁。
“陛下休息吧,总会有办法的。调洪大人回来解围就是。”王承恩再次说道。
“不好说啊!如果调洪承畴回来,那建奴谁防?还是抽调山东,安徽等地的人马,过来解围吧!”崇真帝叹了口气说道。
“朕想增强国力,增加国库收入。好能发兵夺回辽东失去的土地。只是十一年下来,不但没有夺回失地,反而内忧外患国不像国了。现在流寇打到京城之下,是我愧对祖宗啊。”
“陛下珍重!”王承恩在一边劝道。
“朕知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若京城不保,那就让这些文臣随着朕一起去吧!”崇真帝叹了口气,再次闭上眼睛。
他一登基的时候雄心壮志,虽然处理了阉党之乱,可是国家状况并没有好转多少,特别是崇真五年之后,逐渐的下滑之势。
有雄心,可是不会用人,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又变的很快。这就是崇真帝的特点。如果他不答应东林党几个所谓的国家大计,也许到不了这种地步。如果一开始他就整顿军队,也许现在不至于败的一塌湖涂。他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大臣的贪墨,他们就会忠心。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贪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流寇围城的时候,选择了投降。就连他的锦衣卫都不例外。这让崇真帝有很强的挫败感,他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做皇帝更失败。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突然他想起了自己登基前,老爹对他说的话。他到现在才明白了过来。什么是兼听,什么是偏听。自己真的很失败啊。
看着崇真帝落寞而愧疚的样子,王承恩有些心疼。他知道崇真帝是很用心的,只是大明朝已经破烂不堪,崇真帝也是无能为力了。突然他想起那个小马子前些日子神神秘秘给了他一个锦囊,还说逢大变只是犹豫不决可以打开。
他从怀里拿出来,打开一看不禁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