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长那人叹一口气,道:“你若去寻,定要找那庙中当家的主持通明大师。如能求得他心软,或可有一线希望,至少能保你性命无恙。”
童牛儿点头应下,心中已生暗恨,想到:看来这梁济寺中的僧人确是恶类,已在此地为患。今日被我遇着,定要想办法铲除掉他们。
另一人也叮嘱他几句,并将身上所剩干粮解下给他,道:“此地离梁济寺尚有一天多的路程,留着吃吧。”童牛儿见皆是肉脯,暗暗欢喜,执礼相谢。
二人走出不远,稍长那人又返身回来,拉了童牛儿道:“你这孩儿也真命苦,还这般痴心。唉,倒是难得。我告诉你个法子,你看。”手指剑阁道:“那里面住着一群人,其中有个叫翁九和的,人称飞天神龙,是个讲理的人。你且去求求他看,他若肯帮你,你媳妇或许还能回来个完整的尸首,别抱好念头。”在童牛儿的肩头拍拍,转身去了。
直走到夕阳落山,也没有望见梁济寺的山墙。
这山路虽不甚陡峭,但曲折迂回,如羊肠盘绕,却也累人。童牛儿看天色近晚,无奈只得选个背风的草窠,扯些干草铺垫在身下。就着肉脯吃过大饼,然后和衣而卧。
想着这一夜不见自己回转,银若雪必要牵挂,心中甚觉不忍。但念头刚起,困意袭来,便朦胧睡去。
可连梦还不及做,已听到一片喧哗之声在耳边响起。睁眼迷糊片刻,立身寻找,才见距自己数丈远的小路上正行来一群人,约十五、六个,手中都举着火把,火光照耀下可见当头的正是个和尚。
那和尚头颅甚大,青色脑皮反映着火光,隐约可见上面颗颗黑淤的戒痕。后面跟随的都是青壮男子,衣饰不同,走得也慢。众人在说着什么,正到热闹的地方。童牛儿侧耳细听,不过几句,已大致明白,原来他们是要投到梁济寺去当和尚入伙的。
童牛儿心中一动,忙自草窠中窜出,手脚轻悄地在后相随,偷听众人言语。片刻后已知这些人来自不同地方,相互皆不熟识。胆子愈大,一点点向前面靠拢。待走出七、八里后,已紧跟在那领头和尚的后面。
童牛儿已知和尚法号觉能,到这梁济寺入伙也不过半年左右,原是厨下的火头师傅。说话颠三倒四,只是个混吃摸喝的小角色,也不看在眼里,和众人一起拿话逗他。
这和尚却傻,生怕大伙将他小瞧,亟不可待地将所知事情和盘托出,一一道来。童牛儿才知梁济寺中僧人所为之恶竟比自己相像还要猖獗,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心里恨得愈加地狠。向觉能道:“你们杀这多人,官府不管吗?”
觉能哈哈大笑,道:“小老弟,官老爷只要拿到银子,他怎舍得管你?把你管死,谁去孝敬他?岂不是自断财路?从来官匪皆是一家,官要护匪,匪要养官,千古如此呵。”
这和尚本是痴愚之人,不懂什么道理。这般言语原是听来的,今日正好学舌卖弄一番,深觉得意,却不想他几句话已把这县治中的大小官员皆都卖了。
童牛儿自小在市井间混迹,对官匪互养,共通为患这类事并不觉得稀奇。只是猖獗到如此程度,用如此血腥手段敛财却少见,甚觉吃惊。向觉能道:“那一村子的人都杀光了?”
觉能将手一摆,道:“不屑说人,便是鸡鸭都不剩个活的。你道都怎样了?都被我们煮着吃掉了。哈——”他自觉这一语说得有味,先就大笑起来。
跟随众人多数是良家子弟,不曾做过恶事,心肠没他狠毒,倒都笑不出。童牛儿装傻追问道:“大师不是出家人吗?怎地还吃鸡鸭?”
觉能将嘴一撇,道:“什么出家人?天底下哪有真正的出家人?不过是用来骗人的掩护罢了,你倒当真?”
童牛儿又问:“抢了多少金银?”觉能道:“穷乡僻壤之地,能有多少?拢共不过几十两罢了。”童牛儿皱眉道:“只这点金银又何苦要杀那么多人?”后面跟随众人也有同感,皆作此问。
觉能扭脸愠道:“杀便杀了,哪有什么道理?大爷我杀人只图个痛快而已。”童牛儿暗自咬牙,恨不能抽出腰间的斧子立地便将他劈成两半,以消胸间忿气。后面跟随众人虽多数默默不语,却也有几个拍手叫好附和。
童牛儿又问道:“我们若参与其中,一次可分多少金银?”觉能道:“我们这里最公平不过,你抢掠得多,分的便多;抢掠的少,分的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