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为了准备足够的守城用的柴草滚木擂石,祖郞把整个宛陵城的民房拆了有一小半!饶是这样,还差点不够对付每次蚁附攻城都能遍城墙爬满了的江东兵。要不是祖郞临时决定宰杀城内的所有牛羊猪马,熬制了足够的滚油,说不得还守不住呢。
其实这也是祖郞守城到最后再没有向张绣派出斥候联络的缘故。就连张绣在第七八天时候派来联络的信骑,祖郞也是直接烹杀掉了其战马制成滚油汤用作守城。
毕竟当时祖郞是真的战到了穷途末路。手下没有带伤的士卒已经不足两千了,已经再难以用人海战术抵消掉东吴诸多猛将勇将的冲锋陷阵了。
而一锅马油汤,只用一匹马和几根细房梁的代价,就可以换掉至少十数名江东士卒的性命!祖郞在第八日真可谓是杀的眼红力尽了,脑汁都榨尽了想一切法子想要多拉几个江东兵垫背!
第九日,自知不能再抵挡江东军一次万人规模攻城的祖郞已经做好了战死或者被俘的准备。但是从天蒙蒙亮,一直到正午,远处江东军营寨却仍然一片死气沉沉。
祖郞部下已经没有拥有战马的斥候了,用吊篮吊下城的几个步行斥候回报:“孙策军各处营寨皆人去帐空了!”
这场鏖战,终究是孙策军率先一步没能撑下去。
大松一口气的祖郞却是不敢发起追击,原因并不是首先想到可能有伏击,而是先考虑到了自军的伤亡!
再后来,张绣那边又来了三名信骑。祖郞权衡利弊得失,最后选择把这三名信骑当做斥候来用,派去尾随孙策军探听情况。
这就是张绣在第九日和第十日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也是引起了张绣等人的误会的最直接原因。
倒不是孙策军在生理上撑不下去了,事实上张绣在清点宛陵城上城下遍地的尸首后,得出了孙策仍能再强攻一日的结论。
因为城下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俱尸首!
按照常规的蚁附攻城战来计算,负伤之士往往是战死之士的两倍左右。也就是孙策麾下尚起码有一万健士!
但是张绣理解孙策在攻城第八日夜里的选择。此时就算拿下了宛陵,仅凭不到两万能战之士,面对即将到来的张绣六万大军,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尤其是在孙伯符不能披甲亲自上阵的情况下。
事实上,张绣的南征到此即可完结了。
张绣南征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开疆扩土,为自己争雄天下打下一片大后方。二就是要弄死孙策这个极有威胁的潜在敌手。
而现在看来,张绣的两个主要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江东三千里土地已经唾手可得了,而孙策的状况在目前看来,已经是不会再对张绣产生什么威胁了。
实话说,张绣也没有想到孙策会在宛陵城,会在祖郞手下折戟。
本来按照张绣的剧本,孙策将在攻下宛陵城之后,率江东子弟兵和张绣来一场生死决战的。
当然在张绣的剧本设想里面,这场生死决战,最终会是孙策这位当世骁雄的最后一战,是留给小霸王送葬的。
只是现在看来,两军对垒前自己和孙策两马相交的场景,恐怕永远不会出现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张绣在宛陵会合了纪灵的两万军队之后,稍加休整便举全军追击孙策军。
斩草须除根,这一点张绣还是知道的。虽然目前的孙权尚不足以对抗自己,但是还必须将孙氏崛起的希望全部碾灭!
说的直白一点,张绣不求全歼孙氏集团上下,但求重创孙氏集团使其不能再自立。
四日后,张绣追至泾县。泾县虽然城池低矮,但在丹阳郡内尚算一座城防完备的城池。孙策在此留守了大将李术,拨给其三千伤兵阻滞张绣军。
只是在张绣军还没有摆好攻城阵势前,孙策委以重任且极其亲赖的大将李术,却是果断带着本部士卒与孙策调拨给他的部卒出城献降!
从宛陵之战的胜利到李术的闻风献降,一件好事接着一件好事发生,不由得张绣这些日子有了些许多疑的毛病。要不是泾县城小,临时挖地道也藏不下孙策的数万军队,张绣都要严重怀疑这是不是又是孙策军的诈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