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敌人兵力占优势,撤退撤得挺有格调,跟主战场马谡的大败行成了对比,也不知这到底算加分算减分。
后来,后来就没别的事儿啦,人也老了,就寿终正寝了。
高节操,清正忠仁,为民请命的事迹不少,这正是老罗喜爱的品质,不然再没有什么可以被神捧的理由了。
黄忠有兵器,赵云也有——你说白马银枪?拉屁倒吧。青釭剑?我前面都说了,把你那演义收起来!
赵云的剑没名字,但也是记录在陶弘景那本书里:刘备入蜀后不知在哪淘弄到的好矿,造了八柄剑,唤作“蜀主八剑”,一把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一人一把。
现在有电视剧把赵云称为“武神”,即便以演义为基础,也没公信力,到底算不算,你们慢慢撕吧。
三国将领的民间演化,依旧没人敢称武神,但武圣可是有官方公认。
二爷的神化可是从他死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民间的武圣说法很多,有姜太公,有岳飞,但他们只是于某个皇帝在位的时期被推上去的,综合持久人气根本不敌二爷。
能被这样推崇的,只像前面那位那点武勇领军纪录,肯定不够。
很多人说关羽被推为武圣,主要是缘自其忠义的传承,道理自是无可厚非,但这种说法,多半又是受演义影响了。
当然,古惑仔们拜关羽,拜的是忠义,不是拜他能打,能打的人多得是。
纵观三国志武将,能被陈寿称作威震华夏者,仅此一人(至于里面的水分,那就看你怎么黑了,想挑毛病的话,那又有哪个人的功绩没水分呢?),单人独闯的阵斩描写,亦仅此一人。
武圣,光做人讲究可赢不来这头衔儿。
要说二爷出道也不晚,但真正打出名堂还得是从刺颜良开始的。
是吕布在世时料敌不过?还是太年轻?不要总是在脑海里存着老成持重、绿罗袍大美髯的民间形象,关羽的生辰是不可考的。
刘晔曾形容刘备跟关张的感情是类似父子那种,足见年龄方面还是很模糊的……哎,不多想了,反正飞将军吕温侯驰骋天下时,大耳身边两个万人敌还是处于默默无闻的阶段,而且经常被高顺陷阵营克制,张飞更是丢过城池。
车胄也是刘备斩的,督邮也是刘备鞭的。
什么土坡约三事都是扯,刘、曹徐州撕破脸一战,就是刘备侥幸逃走,关羽被生擒。演义非要加上关羽把许褚杀退,然后张辽像个和事佬似的过来说软话。我从来不相信许褚典韦这种产自民间的生猛怪力者会打不过五虎将。
到了曹军后,二爷开始正式开挂了:白马之围与张辽同为先锋,张辽这里的表现就没二爷猛了,二爷是远远看见颜良麾盖后,策马就直冲。这的确是有点鲁莽了,不过艺高人胆大,你替人家担心啥?
另外颜良也是着实没想到有这么冲的人,要是两军对垒都这么打,那主将谁还敢用麾盖啊?巴不得低调低调再低调以提高安全系数。
等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或者说即便你反应过来了,这种气魄到了近前,你也被震慑了,不然你为何不还手,作为大家难道不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面风?你又没睡着,偷袭归偷袭,人家又不是放冷箭。足见这颜良的综合实力也是不够的。
武人打斗有一种势,这种势并不是指士气,关羽斩颜良和黄忠斩夏侯渊可是两回事。袁绍军的士气当时可是一点也不低,反而是曹操被人大军压境。
可以理解为一种惊人的爆发力和气场。
更关键的是,他完全是一个人——吕布冲张燕军,张辽冲东吴军,甘宁劫魏营,曹仁救牛金,身边都至少带着百十来人,我不知道小时候大家打过群架没?身边有人和没人,感觉上的差异可是不容小觑的,一是法不责众,二是心不虚有底气。
而张飞的情况则又不同。
张飞据当阳桥时身后有二十多人,上文所说的四种情况,吕布张辽等人,是我方人少,但是我敢冲;张飞却是,我方人少得可怜,对方人多,却不敢过来。至于什么树林后尘土疑兵,那也是罗灌水加的,加强了张飞的智力,却侧面削弱了张飞的威慑感。
所以说万人敌这个词,陈寿给关羽张飞加得非常精确。
我们接着斩颜良。
其实这一过程内容不少,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直接青龙偃月刀一下去,头飞了,就完事了,而是先刺死,再枭其首,拎头回归本队。
到底用刀还是用戟就管不了了,刀也是能刺的。至于下没下马也同样只能瞎猜,反正以当时的情境,作为一个颜良身边的小兵,即便关羽下马了,你就敢上吗?两军对峙,主将死了,基本都是是树倒猢狲散,这些人没直接撤退已经值得表扬了。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大家都吓傻了,而且关羽的速度肯定也是很利落的,再耽误久的话,估计等有些士兵平静下来,就该放冷箭了。
……